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三)

心期耿耿浮云上,身事悠悠落日西。

千古兴亡何限错,百年生死本来齐。

沙边莫待哀黄鹄,雪里何须问牧羝。

此处曾埋双宝剑,虹光夜指楚天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心中期待如浮云般高远,身世漂泊如夕阳西沉。
千年的兴衰有多少错误,百年的人生与生死本无异。
不要在沙岸边等待哀伤的黄鹄,也不必在雪地里询问放牧的羝羊。
这里曾埋藏着一对珍贵的宝剑,夜晚的虹光低垂,指向楚天的边际。

注释

心期:期待。
耿耿:明亮的样子,形容心情坚定。
浮云:比喻高远的志向或难以捉摸的事物。
身事:个人的遭遇或事务。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或心情迷茫。
落日:傍晚的太阳,象征时光流逝。
千古:千年。
兴亡:兴盛和衰败。
何限:无数,无尽。
错:错误,这里指历史变迁中的挫折。
百年:一生,百年光阴。
本来:原本,本质上。
齐:平等,无差别。
莫待:不要等待。
哀:悲伤。
黄鹄:古时的大雁,象征忠诚或哀愁。
雪里:雪地。
问牧羝:询问放牧的羝羊,古代习俗以羝羊占卜。
此处:这里。
双宝剑:象征珍贵的遗产或历史记忆。
虹光:彩虹的光芒。
夜指:在夜晚指引。
楚天:古代泛指南方的天空,这里可能指楚国的天空。
低:低垂。

鉴赏

这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充满了对历史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开篇"心期耿耿浮云上,身事悠悠落日西"两句,以云和日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和身世之事的无限思索与怀念,同时也隐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高远情怀。接着"千古兴亡何限错,百年生死本来齐"则是对历史长河中兴衰更迭以及人生短暂的宿命论式的感慨,这种认识带有一种豁达与接受。

下片"沙边莫待哀黄鹄,雪里何须问牧羝"中的意象生动,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的放弃和对未来不再多所挂念。最后两句"此处曾埋双宝剑,虹光夜指楚天低"则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神秘色彩,其中“双宝剑”可能象征着某种力量或理想,而“虹光夜指楚天低”则营造出一种神奇而又略带忧伤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感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五)

亦知戛戛楚囚难,无柰天生一寸丹。

铁马行鏖南地热,赭衣坐拥北庭寒。

朝餐淡薄神还爽,夜睡崎岖梦自安。

亡国大夫谁为传,祇饶野史与人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十二)

俨然楚君子,一日造王庭。

议论探坚白,精神入汗青。

无书求出狱,有舌到临刑。

宋故忠臣墓,真吾五字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九)

风霜阴忽忽,天地澹悠悠。

我自操吴语,谁来问楚囚。

寂中惟灭想,达处尽忘忧。

手有韦编在,朝闻夕死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十七)

珙璧衣冠十六传,更无一士死君前。

自惭重赵非九鼎,犹幸延韩更数年。

孟博囊头真自爱,杲卿钩舌要谁怜。

人间信有纲常在,万古西山皎月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