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五)

亦知戛戛楚囚难,无柰天生一寸丹。

铁马行鏖南地热,赭衣坐拥北庭寒。

朝餐淡薄神还爽,夜睡崎岖梦自安。

亡国大夫谁为传,祇饶野史与人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深知被囚的楚人处境艰难,但天性中有一颗赤诚之心。
在南方炎热的土地上,骑着铁马征战,身穿囚服却身处寒冷的北庭。
早晨的简餐使精神清爽,夜晚在崎岖之地入睡,梦境也变得安稳。
亡国的大臣们事迹无人记载,只能任由野史流传供后人观看。

注释

戛戛:形容困境或艰难。
楚囚:比喻身处困境的人。
一寸丹:比喻忠诚的心。
铁马:披甲战马,代指征战。
南地热:南方炎热的气候。
赭衣:囚犯穿的赤褐色衣服。
北庭寒:北方寒冷的环境。
朝餐:早晨的食物。
神还爽:精神焕发。
崎岖:不平坦,形容睡眠环境。
梦自安:梦境中感到安心。
亡国大夫:指国家灭亡后的忠臣。
谁为传:无人记载和传承。
祇饶:只允许。
野史:非官方的历史记录,通常指民间口述或笔记。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无力感。全诗通过生动的情景描绘和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悲哀和个人的困顿。

"亦知戛戛楚囚难,无柰天生一寸丹":这里以楚囚之难比喻国家的危机,"无柰天生一寸丹"则表达了诗人对救国无方的无奈。"柰"是古代一种美妙的事物,比喻珍贵,而"一寸丹"则象征着极其珍贵但又渺茫难求的东西。

"铁马行鏖南地热,赭衣坐拥北庭寒":这两句描绘了南北方气候的对比,以及边疆军事生活的艰苦。"铁马"象征着战争和军队,而"赭衣"则是古代士兵的服装,这里用以形容边关将士的寒冷与孤独。

"朝餐淡薄神还爽,夜睡崎岖梦自安":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在困顿中寻找片刻心灵慰藉的境况。尽管生活艰难,但诗人仍旧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亡国大夫谁为传,祇饶野史与人看":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沧桑、英雄辈出的感慨,以及对于那些未被记载在正史中的英雄事迹的惋惜。诗人希望这些不为世人所知的故事能够通过民间传说得以保存和流传。

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个时代的悲剧人物,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的无力与哀愁。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十二)

俨然楚君子,一日造王庭。

议论探坚白,精神入汗青。

无书求出狱,有舌到临刑。

宋故忠臣墓,真吾五字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九)

风霜阴忽忽,天地澹悠悠。

我自操吴语,谁来问楚囚。

寂中惟灭想,达处尽忘忧。

手有韦编在,朝闻夕死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十七)

珙璧衣冠十六传,更无一士死君前。

自惭重赵非九鼎,犹幸延韩更数年。

孟博囊头真自爱,杲卿钩舌要谁怜。

人间信有纲常在,万古西山皎月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十六)

久矣忘荣辱,今兹一死生。

理明心自裕,神定气还清。

欲了男儿事,几无妻子情。

出门天宇阔,一笑暮云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