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宫人入道二首(其一)

翻因薄命爱长生,羽氅云冠再拜行。

曾被玉皇教按曲,忽随金母学吹笙。

颜逢炼液重疑艳,身为持斋转觉轻。

从此幽栖如野鹤,万年枝上月空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宫人因薄命而选择入道修行的形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主人公从世俗到超脱的精神转变。

首句“翻因薄命爱长生”,开篇点题,暗示主人公因命运多舛而渴望寻求长生之道。接着,“羽氅云冠再拜行”描绘了她身着道服,头戴云冠,虔诚地向道行礼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仪式感。

“曾被玉皇教按曲,忽随金母学吹笙”两句,通过神话人物玉皇大帝和金母的介入,赋予了主人公非凡的修道经历,暗示她得到了高人指点,学会了仙乐之技,进一步强化了她的神秘色彩。

“颜逢炼液重疑艳,身为持斋转觉轻”则通过炼液和持斋两个细节,表现了主人公在修行过程中的外貌变化和内心感受。炼液使她容颜焕发,持斋则让她身心轻盈,暗示了修行带来的内在变化与外在美。

最后,“从此幽栖如野鹤,万年枝上月空明”以野鹤比喻主人公的自由与超脱,形象地描绘了她如同飞鸟般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万年枝上的明月象征着永恒与宁静,表达了主人公在修行后的超然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塑造了一位追求长生、超脱世俗的宫人形象,展现了其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与最终的自由与宁静。

收录诗词(54)

汪琬(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宫人入道二首(其二)

自乞天恩下玉墀,宫中女伴镇相思。

羞题红叶传尘世,愿守丹炉事本师。

垂手只携禳斗诀,点唇初习步虚词。

此生无复昭阳梦,犹为君王夜祝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魏子存之成都同西樵周量贻上

凤城垂柳为君攀,西去高轩指散关。

望帝愁魂春树外,卧龙故垒夕阳间。

天悬鸟道连三峡,地入蚕丛控百蛮。

到日不妨频吊古,讼庭草长簿书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李退翁侍郎读水经注忆洞庭之作

曾持使节远扬舲,落木层波共杳冥。

泽畔有人哀郢客,云中何处降湘灵?

雨过斑竹千丛绿,潮落芳兰两岸青。

回首旧游今阻绝,不堪寂寞对遗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阻风

独卧孤篷底,长途此夜穷。

殷勤解留客,惟有石尤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