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苦寒见寄

人生不满百,一别费三年。

三年吾有几,弃掷理无还。

长恐别离中,摧我鬓与颜。

念昔喜著书,别来不成篇。

细思平时乐,乃谓忧所缘。

吾従天下士,莫如与子欢。

羡子久不出,读书虱生毡。

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

西羌解仇隙,猛士忧塞壖。

庙谋虽不战,虏意久欺天。

山西良家子,锦缘貂裘鲜。

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环。

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生到不了一百年,如今我们一别已经整整三年了。
我能有几个三年啊,过去了就永远失去。
而别愁能够让人更快的衰老。
想以前总喜欢写信,可自从分别后,离愁让我不忍动笔。
想起以往的欢乐,此时却被忧愁缠绕。
我交往了许多朋友,但都不相处得愉快。
只有你读书最是勤奋,昼夜不离出席,以致坐毡上都生了虱子。
你如果要入世,一定要有一番大的作为。
自从朝廷和西夏达成了妥协,一些有识之士常为边防忧虑。
朝廷放松了戒备,可西夏却总是肆意骚扰边境。
如今陕醮解了有志的勇士,个个穿着漂亮的皮袍。
买了上好的骏马,用宝石装饰宝刀,准备从征。
何时我也能够随他们一起去,定要与强虏对阵应战。

注释

一别:指嘉裙六年苏轼与苏辙自汴京分别后。
缘:缠绕。
塞壖:边境上的空地。
庙谋:朝廷的决策。
山西良家子:当时的北宋朝廷采纳韩琦的建议,在陕西诸州招义勇,得十五万余人。
周旋:对阵应战。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哲学家苏轼(苏东坡)所作,名为《和子由苦寒见寄》。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人生的无常,以及对边塞战事的关注和忧虑。

首句“人生不满百,一别费三年”直指人生短暂,朋友一分手便难以相见,时间流逝不易。接着,“三岁吾有几,弃掷理无还”表达了对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迷茫。

“长恐别离中,摧我鬓与颜”则是说长久的分别让人心如刀割,容颜也随之憔悴。下一句“我喜昔著书,别来不成篇”透露出诗人对往日笔耕文字生涯的怀念,但因离别而无法续写。

“细思平时乐,乃为忧所缘”是说回想起从前欢乐时光,却发现那些快乐竟成了如今忧愁的源头。紧接着,“吾从天下士,莫如与子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朋友相处才是最真挚的快乐。

“羡子久不出,读书虱生毡”中“羡子”指的是友人子由,这里感叹他长时间没有出来,也许是在家读书,而“虱生毡”则形容书籍积尘,显示了长时间的闲置。

“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下一句“西羌解仇隙,猛士忧塞壖”则是说边关战事频发,勇士们为国防忧心。

接下来,“庙谟虽不战,虏意久欺天”指的是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但北方的敌对势力(虏)长期以来总是欺骗上苍。这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和忧虑。

“山西良家子,锦缘貂裘鲜”描绘了一位来自山西、有着高贵家世的青年,他们穿着华丽的貂皮大衣。下一句,“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镮”则是说他们为了战争购买战马,用许多珍宝来装饰武器。

最后两句“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前往边疆,共同抗敌,体现出一种愿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英雄情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最左藏,以其徒会猎园下

官园刈苇留枯槎,深冬放火如红霞。

枯槎烧尽有根在,春雨一洗皆萌芽。

黄狐老兔最狡捷,卖侮百兽常矜誇。

年年此厄竟不悟,但爱蒙密争来家。

风回焰卷毛尾热,欲出已被苍鹰遮。

野人来言此最乐,徒手晓出归满车。

巡边将军在近邑,呼来飒飒从矛叉。

戍兵久闲可小试,战鼓虽冻犹堪挝。

雄心欲抟南涧虎,阵势颇学常山蛇。

霜乾火烈声爆野,飞走无路号且呀。

迎人截来砉逢箭,避犬逸去穷投罝。

击鲜走马殊未厌,但恐落日催栖鸦。

弊旗仆鼓坐数获,鞍挂雉兔肩分麚。

主人置酒聚狂客,纷纷醉语晚更哗。

燎毛燔肉不暇割,饮啖直欲追羲娲。

青丘云梦古所吒,与此何啻百倍加。

苦遭谏疏说夷羿,又被词客嘲淫奢。

岂如闲官走山邑,放旷不与趋朝衙。

农工已毕岁云暮,车骑虽少宾殊嘉。

酒酣上马去不告,猎猎霜风吹帽斜。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官舍书(其一)

才贤世有几,廊庙忍轻遗。

公在不早用,人今方见思。

故山松郁郁,旧史印累累。

惟有同乡老,闻名尚涕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官舍书(其二)

挥手东门别,朱颜鬓未霜。

至今如梦寐,未信有存亡。

后事书千纸,新坟天一方。

谁能悲楚相,抵掌悟君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其一)

蜀江久不见沧浪,江上枯槎远可将。

去国尚能三犊载,汲泉何爱一夫忙。

崎岖好事人应笑,冷淡为欢意自长。

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