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其一)

蜀江久不见沧浪,江上枯槎远可将。

去国尚能三犊载,汲泉何爱一夫忙。

崎岖好事人应笑,冷淡为欢意自长。

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蜀江的描述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特有的哲理与情趣。

"蜀江久不见沧浪,江上枯槎远可将。"

这两句开篇便以蜀江为背景,"久不见沧浪"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壮观不再的情感,而"江上枯槎"则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画面,枯树枝头远可及,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摹。

"去国尚能三犊载,汲泉何爱一夫忙。"

这两句转换了语境,从蜀江的景观到个人生活的点滴,"去国"意味着离别故土,而"三犊载"则表明诗人即使在异乡也能自得其乐;接着"汲泉"一句,则是对简单劳作之美好的一种抒发。

"崎岖好事人应笑,冷淡为欢意自长。"

这里的"崎岖"形容了山川的曲折,也隐喻着人生的起伏,而"好事"则是一种乐观态度;"冷淡"一词,则表明诗人对待世俗纷争持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

最后两句,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中,远眺思念之情,感受着自然界赋予的宁静与美好,"窗前微月"映照出一片澄明,而"照汪汪"则是对那份宁静心境的一种生动描绘。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艺术造诣,也透露出他超脱世俗、自在人生的高远情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其二)

千年古木卧无梢,浪捲沙翻去似瓢。

几度过秋生藓晕,至今流润应江潮。

泫然疑有蛟龙吐,断处人言霹雳焦。

材大古来无适用,不须郁郁慕山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

百亩清池傍郭斜,居人行乐路人誇。

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

纵饮座中遗白帢,幽寻尽处见桃花。

不堪山鸟号归去,长遣王孙苦忆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骊山三绝句(其一)

功成惟欲善持盈,可叹前王恃太平。

辛苦骊山山下土,阿房才废又华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