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舍人二首(其二)

象贤超世冑,服礼并文儒。

共羡昂霄鹤,翻悲过隙驹。

藏舟人事尽,赐履帝恩孤。

太息张公子,衰荣遂尔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句“象贤超世冑,服礼并文儒”赞美逝者不仅在道德上超越常人,更在学问和礼仪上与文人学士相匹敌,彰显其非凡的人格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接着,“共羡昂霄鹤,翻悲过隙驹”运用了鹤与驹的比喻,鹤象征着高洁与长寿,驹则代表短暂而迅速的生命。这两句既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格的敬仰,也流露出对其生命短暂、转瞬即逝的惋惜之情。

“藏舟人事尽,赐履帝恩孤”暗示了逝者生前的贡献与影响,以及去世后留下的遗憾与孤独。藏舟可能指的是逝者生前的遗愿或未完成之事,帝恩孤则表明逝者虽曾得到帝王的恩赐与认可,但如今却只剩下了孤独与怀念。

最后,“太息张公子,衰荣遂尔殊”以张公子为例,进一步强调了人生无常,哀叹逝者从繁荣到衰落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巨大反差。这句话蕴含了对逝者命运的同情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对逝者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思,同时也触及了生命、荣誉、孤独等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哲理性。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汲县谒比干墓

下马登丘垄,丛林曲隧通。

碑因元魏树,地是有周封。

酒散荒池上,人行秀麦中。

故宫无可问,徒此对松风。

形式: 五言律诗

中岳

巫闾控北户,葱岭奠西隅。

兹地阴阳合,中天洞壑孤。

黄枢楆正位,紫气护真图。

近接浮丘宅,深藏轩后符。

疏峰连太乙,列馆象清都。

圜宫犹汉筑,驰道尚秦除。

肃肃泥书秘,森森羽盖趋。

仙游微见迹,帝幸暗闻呼。

露洗千龄柏,霜封九节蒲。

星榆临砌发,月荚应时敷。

将访三山记,犹迷七圣途。

今朝陪广乐,直拟到方壶。

形式: 排律

游嵩山少林寺

净域龙岩上,香台鹫岭边。

山由巨灵辟,教以法王传。

二室围兰若,三花接梵筵。

土中元此地,槛外即诸天。

复岫低衡岱,回轩写涧瀍。

云衣披杂树,虹影度飞泉。

缀牖皆青壁,缘堤尽白莲。

神猿参讲幕,驯鸽绕炉烟。

慧月秋逾彻,泥珠夕更鲜。

谷将钟迸响,潭共镜争圆。

万劫终成幻,三生并是缘。

愿假金篦力,一为照迷川。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冬至南郊

明王敦大报,泰畤礼神君。

位以南离正,宵从甲子分。

月临太乙馆,星动羽林军。

除道疑登岱,鸣箫异度汾。

声容六变合,海岳百灵纷。

封检微题字,屏帷悉画云。

神光人共见,天语帝亲闻。

盛迹谁能赋,多惭扈从群。

形式: 排律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