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四)代寿昌州守叔祖

三蜀最佳处,昌是海棠州。

清香燕寝闲暇,人与地风流。

十万人家寿域,六七十翁儿状,眉寿祝公侯。

谁为语廊庙,且许寇恂留。过书云,才几日,纪千秋。

祖孙卮酒相贺,庆事袭箕裘。

自有诗书万卷,安用田园千顷,松菊足优游。

持以寿公者,梅萼伴清修。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地方,三蜀之地以海棠州为最佳。诗中通过“清香燕寝闲暇,人与地风流”表现出人们生活的安逸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这是一个充满寿星祥瑞的地方,“十万人家寿域,六七十翁儿状,眉寿祝公侯”表明这里的人们长寿,老人孩子众多,是一个充满喜庆氛围的地区。

诗中“谁为语廊庙,且许寇恂留。过书云,才几日,纪千秋”可能是在描述官员在任期间的政绩和对地方文化教育的重视,同时也提到了时间流逝和历史记载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祖孙卮酒相贺,庆事袭箕裘。自有诗书万卷,安用田园千顷,松菊足优游”则展现了家族间的和睦与文化生活的丰富,即便是田园之乐,也不需要过多的奢侈,因为有自然的美景和悠久的文化底蕴就足够。

最后,“持以寿公者,梅萼伴清修”可能是在描述对长寿官员的祝福,以及这种美好生活中的简朴与高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人际关系、家族和睦以及文化教育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状态,是对一个地方治理成功的赞歌。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五)丁亥重阳登益昌二郎庙楼

老子世北客,家本住吴头。

登临聊复尔耳,佳节懒为酬。

刚被西风断送,又为黄花牵帅,草创作斯游。

目力眇无际,更上一层楼。对长江,流不尽,古今愁。

凭栏正拟一笑,襟抱怯于秋。

高处令人心悸,放旷舒怀何暇,好趁醒时休。

留取江湖量,归去醉中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二十五)辛亥中秋和陈次贾,用坡仙韵

万里净无翳,一镜独当天。

老蟾痴兔顽甚,阅世几何年。

任尔炎凉千变,不改山河一色,爽气逼人寒。

何必乘槎去,直到斗牛间。叹常娥,元不嫁,只孤眠。

古今遗恨,不能长似此宵圆。

我有竹溪茅舍,办取金风玉露,一笑四并全。

细和坡仙句,低唱教婵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长沙中秋约客赏月

洞庭千古月,湘水一天秋。

凉宵将傍三五,玩事若为酬。

人立梧桐影下,身在桂花香里,疑是玉为州。

宇宙大圆镜,沆瀣际空浮。傍谯城,瞻岳麓,有巍楼。

不妨举酒,相与一笑作遨头。

人已星星华发,月只团团素魄,几对老蟾羞。

回首海天阔,心与水东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十三)幕府有和,再用韵

碾就一轮玉,扫尽四边尘。

白乎不涅不磷,千古此丰神。

领略常娥体态,寂寞谪仙材调,四海岂无人。

安得金丹诀,长驻玉颜春。镜圆明,冰样洁,水来清。

良宵难值如许,何惜且留宾。

拟唤桓伊三弄,影转画檐西畔,钟鼓趣残更。

肺腑尽霜雪,曲糵不能醺。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