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十三)幕府有和,再用韵

碾就一轮玉,扫尽四边尘。

白乎不涅不磷,千古此丰神。

领略常娥体态,寂寞谪仙材调,四海岂无人。

安得金丹诀,长驻玉颜春。镜圆明,冰样洁,水来清。

良宵难值如许,何惜且留宾。

拟唤桓伊三弄,影转画檐西畔,钟鼓趣残更。

肺腑尽霜雪,曲糵不能醺。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其十三)幕府有和,再用韵》。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夜景并表达对美好时光珍惜之情的诗句。

“碾就一轮玉,扫尽四边尘。”这里借玉象征纯洁无暇,将月亮比作碾成的一轮玉石,意在形容明净无瑕的夜空。同时,“扫尽四边尘”则暗示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宁静的追求。

“白乎不涅不磷,千古此丰神。”这两句用来赞美月光之美丽与纯净。“白乎”形容的是月色的洁白无暇,“不涅不磷”则强调了月色之纯净,未受任何污染。接着的“千古此丰神”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景的赞叹与敬仰。

“领略常娥体态,寂寞谪仙材调。”这里通过“领略”一词,传递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常娥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月宫女神,诗人将自己对美景的感受与她相联系,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而“寂寞谪仙材调”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通过“寂寞”一词传递出一种孤独的美感。

“四海岂无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人文关怀。尽管夜深人静,但是在诗人的心中,却有着对远方、对世界的关切和思念。

“安得金丹诀,长驻玉颜春。”这里提及的是道教中的修炼之术——金丹诀,是求索长生不老的秘密。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以及追求永恒青春的愿望。

“镜圆明,冰样洁,水来清。”这几句描写的是一个宁静而又纯净的夜晚景象。“镜圆明”、“冰样洁”都是对月亮和夜色的一种形容,而“水来清”则是对环境中水流之清澈的描绘。

“良宵难值如许,何惜且留宾。”诗人感叹这良宵难得,不应轻易放过。通过“何惜且留宾”,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佳客的珍视与留恋之情。

“拟唤桓伊三弄,影转画檐西畔,钟鼓趣残更。”这几句则描绘了一种夜晚的音乐氛围。“桓伊”是古代乐器之一,“三弄”则指演奏曲目中的第三部分。诗人通过“拟唤”表达了对音乐的向往与感怀,而“影转画檐西畔”则形容了夜晚的宁静与月光下的美丽景致。最后,“钟鼓趣残更”则是对夜深时分,仍有乐声不断的描写。

“肺腑尽霜雪,曲糵不能醺。”这两句通过身体内部如同积满了霜雪来形容诗人的内心世界,而“曲糵不能醺”则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抑郁与难以释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人间美好的留恋。其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篇充满了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甲寅寿刘舍人

序正象占琥,吉叶梦维熊。

身随金粟出世,香满小山丛。

铁券丹书家世,朱阁青毡步武,名字在尧聪。

雕鹗健云翮,聊尔待西风。功名事,书剑里,笑谈中。

江涛衮衮如此,天岂老英雄。

先我甲庚三日,伴子春秋千岁,何幸举樽同。

歌以寿南涧,愿学稼轩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东]韵

水调歌头(其十八)戊申和八窗叔为寿韵

壮志小鹏背,万里欲乘风。

马瘏裘敝,老来无复旧游重。

楚尾吴头蜀口,三十载间陈迹,衮衮水之东。

休说射雕手,且学钓鱼翁。奚为者,聊尔耳,此山中。

壶觞自引,不妨换羽与移宫。

蓬矢桑弧何事,朝菌大椿皆分,识破色俱空。

掬润弄明月,长啸倚青松。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十六)乙巳九月寿城获捷,和傅山父凯歌韵

壁垒壮西塞,形势古州来。

九重庙算经远,边隙肯轻开。

整顿金城千仞,遮护风寒数处,蛇豕敢当哉。

惆怅倚长剑,扫未尽烟埃。骑连营,桥列栅,木成排。

老酋鱼釜视我,孰与障吾淮。

横槊冲围四出,北府牢之何勇,新进喜多才。

老子可归矣,击壤乐春台。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四)幕府诸公有和,再用韵谢之

敢问辽天月,历几亿春秋。

老娥盍相刮目,无一语相酬。

似讶经年间阔,类笑衰翁潦倒,岁岁客他州。

清照五湖阔,倦影一萍浮。任渠侬,琴当户,酒当楼。

人生适意,封君何似橘千头。

月正圆时固好,人欲闲时须早,毋作陇西羞。

多谢锦囊句,椽笔富清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