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溪夜泊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殊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楚人自来喜爱登高,抒发心中的烦闷。我才到这里,也觉得忧愁难忍。
莽莽苍苍的树木,终日不散的烟云,使三峡显得阴霾沉沉。开阔的江面,明月高悬,不时传来猿猴的悲鸣。
远离故乡,又逢岁暮年关,怎不叫人心惊。要想安慰孤独的灵魂,最好还是开怀痛饮。
闲来信步漫游,遇见山水佳丽,不妨高声长吟。如果不是贬官外放,又怎么能饱览各地的奇山异景。

注释

楚人:楚国人。
楚,战国时的大国,为七雄之一,据有今湘、鄂、皖、江、浙诸省之域。
登临:登山临水,谓游览自然胜景。
暂到:刚到,乍到。
暂,始、初。
愁肠已九回:犹“九回肠”。
形容回环往复的忧愁。
回肠,极言内心忧虑不安。
万树苍烟:青色的烟雾笼罩着茂密的树林。
万,极言其多。
苍烟:青烟。
满川明月:明月的清辉朗照着平旷的原野。
川,平野、平地。
殊乡:犹“殊方”,异域,他乡。
残岁:残年,岁暮,指一年将尽的时候。
慰客:犹“迁客”。
慰,郁闷。
把酒杯:把盏,把酒,端着酒杯。
吟咏:这里指作诗。
后因用为歌咏或作诗的意思。
迁谪:被贬谪到外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黄溪夜泊》,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夜晚在黄溪停船时的深深愁绪。首句"楚人自古登临恨",以楚地人的传统情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离愁。接着写景,"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通过描绘三峡的昏暗与猿猴的哀鸣,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孤独的氛围。

诗人身处异乡,又逢岁末,更添"非乡况复惊残岁"的感慨,只能借酒浇愁,"慰客偏宜把酒杯",试图以饮酒来暂时排解心中的苦闷。然而,他明白只有这样的经历,"行见江山且吟咏",才能让诗歌创作更加深沉,"不因迁谪岂能来",流露出诗人对命运多舛的自我调侃和对生活的独特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情,寓愁于景,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豁达,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寒食值雨

禁火仍风雨,客心愁复悽。

阴云花更重,春日水平堤。

油壁逢南陌,鞦韆出绿蹊。

寻芳无厌远,自有锦障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景灵宫致斋

摄事衰年力不彊,谁怜岑寂卧斋坊。

青苔点点无人迹,绿叶阴阴覆砌凉。

玉宇清风来处远,仙家白日静中长。

却视九衢车马客,自然颜鬓易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景灵朝谒从驾还宫

琳馆清晨蔼瑞氛,玉旒朝罢奏韶钧。

绿槐夹路飞黄盖,翠辇鸣鞘向紫宸。

金阙日高犹泫露,綵旗风细不惊尘。

自惭白首追时彦,行近储胥忝侍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智蟾上人游南岳

终日念云壑,南归心浩然。

青山入楚路,白水望湖田。

野渡惟浮钵,山家少施钱。

到时春尚早,收茗绿岩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