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

相门才子高阳族,学省清资五品官。

谏院过时荣棣萼,谢庭归去踏芝兰。

山中花带烟岚晚,栈底江涵雪水寒。

伯仲到家人尽贺,柳营莲府递相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出自名门的才子属于高阳氏,他在学省担任五品清要官职。
他在谏院的时光已过,如同棣萼般的荣耀不再,回到故乡后踏上如芝兰的归途。
山中的花朵在傍晚的烟雾和山岚中显得更加娇艳,栈道下的江水带着寒冷的雪水气息。
他的兄弟姐妹们为他的归来都感到欢喜,军营和府邸的人们也相互庆祝,一片欢乐气氛。

注释

相门:贵族世家。
才子:有才华的人。
高阳族:古代姓氏。
学省:古代官署,负责教育事务。
清资:清贵的职位。
五品官:官阶第五品。
谏院:古代官署,负责进谏。
荣棣萼:比喻过去的荣耀。
谢庭:指谢家,这里借指诗人故乡。
芝兰:比喻贤德或高雅。
山中花:山野间的花朵。
烟岚:山间雾气。
栈底江:栈道下的江河。
雪水寒:积雪融化的冷冽江水。
伯仲:兄弟间排行,这里泛指兄弟。
家人:亲人。
柳营:古代比喻军营。
莲府:古代对官员府邸的美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刘禹锡的作品,表达了对朋友学成归来的祝贺与赞美之情。诗中“相门才子高阳族”开篇便点出了被贺者的家族背景和才能,“学省清资五品官”则说明他通过科举考试取得了显赫的官职,显示出作者对其学业成就的肯定。

接着,“谏院过时荣棣萼,谢庭归去踏芝兰”两句描绘了一种成功后的荣耀与清净之境。谏院即宰相辅佐皇帝的地方,而“棣萼”是古代贵族住宅的装饰,也寓意着尊贵;“谢庭”则是指归家,踏芝兰形容其家园环境之美。

山水描写占据了诗歌中的重要位置,“山中花带烟岚晚,栈底江涵雪水寒”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山川与冬日雪景的画面。这里的“烟岚晚”和“雪水寒”分别表现了山野之美与水边之幽静。

最后,“伯仲到家人尽贺,柳营莲府递相欢”表达了家人及邻里对其成功的庆祝与喜悦。伯仲在这里代指品德高尚的人物,而“递相欢”则传达了一种节日的喜悦氛围。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人物、自然环境和家庭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朋友学业有成并荣归故里的喜悦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一股浓郁的文化底蕴与古典美学的韵味。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

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

祖帐临周道,前旌指晋城。

午桥群吏散,亥字老人迎。

诗酒同行乐,别离方见情。

从此洛阳社,吟咏属书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

耳闻战鼓带经锄,振发声名自里闾。

已是世间能赋客,更攻窗下绝编书。

朱门达者谁能识,绛帐书生尽不如。

幸遇天官旧丞相,知君无翼上空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春词

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

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

佳人对镜容颜改,楚客临江心事违。

万古至今同此恨,无如一醉尽忘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