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祖帐临周道,前旌指晋城。
午桥群吏散,亥字老人迎。
诗酒同行乐,别离方见情。
从此洛阳社,吟咏属书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起程赴任的情景,充满了别离的哀愁和对友情的珍视。开篇“祖帐临周道,前旌指晋城”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古代官员启程的画面,其中“祖帐”是古时行军或巡视时所用的大旗,“前旌”则是指引方向的仪仗队伍。这些细节展现了当时盛大的场面。
接着,“午桥群吏散,亥字老人迎”两句,则透露出送别者的人情味。午桥通常是官员途经之地,而“群吏散”则意味着许多下属和同僚前来送行;而“亥字老人迎”,则可能暗示诗中的朋友是一位年长且有智慧的长者,特意出来相送。
在“诗酒同行乐,别离方见情”两句中,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所带来的不舍。诗人通过共饮酒水、共同吟咏诗词来表达他们之间的情谊。同时,这些活动也让人们在离别之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彼此间的情感。
最后,“从此洛阳社,吟咏属书生”两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寄托。在这裡的“洛阳社”可能是指某个文学团体或诗社,而“吟咏属书生”,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即使离别,也能通过文字来保持彼此的情谊,继续在精神上相互交流。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情感真挚,是一篇送别之作的典范。
不详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耳闻战鼓带经锄,振发声名自里闾。
已是世间能赋客,更攻窗下绝编书。
朱门达者谁能识,绛帐书生尽不如。
幸遇天官旧丞相,知君无翼上空虚。
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
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
佳人对镜容颜改,楚客临江心事违。
万古至今同此恨,无如一醉尽忘机。
绿树满褒斜,西南蜀路赊。
驿门临白草,县道入黄花。
相府开油幕,门生逐绛纱。
行看布政后,还从入京华。
暂辞鸳鹭出蓬瀛,忽拥貔貅镇粤城。
闽岭夏云迎皂盖,建溪秋树映红旌。
山川远地由来好,富贵当年别有情。
了却人间婚嫁事,复归朝右作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