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

耳闻战鼓带经锄,振发声名自里闾。

已是世间能赋客,更攻窗下绝编书。

朱门达者谁能识,绛帐书生尽不如。

幸遇天官旧丞相,知君无翼上空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名为《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送别一位考取了进士的朋友蔡京,后者将前往学校深造。

“耳闻战鼓带经锄,振发声名自里闾。” 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学业成就的赞赏和期待。战鼓与经锄都是古代学习和考试的象征,意味着蔡京通过艰苦努力取得了进士的荣誉,这一成就不仅为他赢得了声名,而且也让家乡里巷的人都知道了。

“已是世间能赋客,更攻窗下绝编书。” 这两句则表达了蔡京在学业上的更进一步追求。"能赋客"意味着蔡京已经是一个能够在文坛上留下名字的才子,而"更攻窗下绝编书"则显示出他不满足于现状,愿意继续深造,将来要创作出更加卓越的文学作品。

“朱门达者谁能识,绛帐书生尽不如。” 这两句强调了蔡京的才华和学问在当时社会中难以被真正认识和赏识。"朱门"指的是官宦人家的豪宅,而"绛帐"则是书房的雅称,诗中的意境是在强调即便是在富贵之家或是知识分子之间,也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蔡京的才华。

“幸遇天官旧丞相,知君无翼上空虚。”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蔡京能够得到一位有识之士——即"天官旧丞相"(可能是指某个朝廷中的高级官员)的赏识和提拔而感到庆幸。"无翼上空虚"则象征着蔡京虽然现在还没有显赫的地位,但在这位丞相的帮助下,他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朋友学业成就的赞美,也是一种鼓励和期望,希望蔡京能够继续努力,最终达到更高的文学和官宦成就。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于人才难以被真正认识的感慨,以及对于得遇知音的珍惜之情。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送春词

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

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

佳人对镜容颜改,楚客临江心事违。

万古至今同此恨,无如一醉尽忘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赵中丞自司金郎转官参山南令狐仆射幕府

绿树满褒斜,西南蜀路赊。

驿门临白草,县道入黄花。

相府开油幕,门生逐绛纱。

行看布政后,还从入京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唐舍人出镇闽中

暂辞鸳鹭出蓬瀛,忽拥貔貅镇粤城。

闽岭夏云迎皂盖,建溪秋树映红旌。

山川远地由来好,富贵当年别有情。

了却人间婚嫁事,复归朝右作公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行尽潇湘万里馀,少逢知己忆吾庐。

数间茅屋閒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

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