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呈邻几吴冲

新凉入闾巷,旧暑何人扫。

筠笼卖红莲,莎阶坠丹枣。

蕉衫日以疏,纨扇安能好。

蝉悲西风树,燕乱斜阳草。

此意属渊明,篱边几樽倒。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新来的清凉侵入街巷,旧时的暑热还有谁来清扫。
竹篮里售卖着红色莲花,莎草阶上落下熟透的枣子。
芭蕉叶日渐稀疏,绸扇怎还能保持完好。
秋蝉在西风中的树上悲鸣,归燕在斜阳下纷乱地穿梭草丛。
这份心境只属于陶渊明,他在篱笆旁已经喝了不少酒。

注释

新凉:初秋的凉意。
旧暑:过去的炎热。
筠笼:竹编的篮子。
红莲:红色莲花。
莎阶:长满莎草的台阶。
丹枣:熟透的枣子。
蕉衫:芭蕉叶做的衣服。
纨扇:丝质的扇子。
西风:秋风。
燕乱:燕子纷飞。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田园生活著称)。
篱边:篱笆旁边。
樽倒:酒杯倾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生活图景,通过对比新旧季节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于过热天气的期盼和适应,从而抒发了作者对秋意的感受。

“新凉入闾巷,旧暑何人扫。”这两句诗描绘出秋风已经开始吹拂进小巷,而盛夏的炎热却仿佛无人理会。这里既表达了季节交替之美,也表现了人们对于酷暑的厌倦。

“筠笼卖红莲,莎阶坠丹枣。”诗中提到的红莲和丹枣都是秋季的果实,这两句描绘出街头巷尾售卖着秋天的水果,生动地展现了秋日市井生活。

“蕉衫日以疏,纨扇安能好。”这两句诗写出了人们在炎热消退后的舒适感觉。蕉叶制成的衣物和细腻的团扇都成了人们享受凉爽天气的工具。

“蝉悲西风树,燕乱斜阳草。”蝉鸣于西风中的树木,燕子在斜阳下飞舞,这两句诗通过对昆虫和小鸟行为的描写,传达了秋天的氛围。

“此意属渊明,篱边几樽倒。”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秋天情感的寄托,以及与友人共同享受这份清凉时光的情景。这里的“渊明”指的是晋代文学家嵇康,他擅长以饮酒来抒发胸臆,故此处可能暗示着诗人也像嵇康一样,以饮酒来表达自己对于秋天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秋意的深切感受和独特的情怀。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种竹

种竹南墙阴,竹生皆北响。

苟非阳在北,竹性安可强。

乃知就阳意,草木皆有情。

园葵最柔弱,独取倾心名。

形式: 古风

药圃

三蜀膏腴地,偏于药物宜。

小畦千种聚,春雨一番滋。

山相惭多识,桐君未遍知。

佗年似胡广,养寿复扶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上雒王推官

墨绶百里宰,红蕖幕府僚。

民淳无斗辩,地胜得逍遥。

日上云未散,春深雪不消。

知音已交荐,勿茹紫芝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送王太祝知伊阙

百里驩迎新令贤,儒经吏术尽家传。

天开岭阜竦双阙,地杂桑麻隘一川。

锦雉驯飞春陌上,雪凫高去夕岚边。

长才久屈君无限,所惜斯民受赐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