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王屋天坛

星斗半沈苍翠色,红霞远照海涛分。

折松晓拂天坛雪,投简寒窥玉洞云。

绝顶醮回人不见,深林磬度鸟应闻。

未知谁与传金箓,独向仙祠拜老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星光和北斗渐渐沉入青绿的山色中,红霞遥遥远照,海浪被晨光分开。
清晨折松枝拂去天坛上的雪,投简信时寒气中窥视着玉洞中的云雾。
在山顶举行的道教仪式结束后人们已散去,无人得见,只听得深林中磬声阵阵,鸟儿似乎也在聆听。
不知道是谁在传授那些珍贵的道家经文,只有我独自在仙祠中向老君礼拜。

注释

星斗:星星和北斗七星,这里代指夜空。
苍翠色:深绿色,形容山色。
红霞:红色的云彩,通常出现在日出或日落时。
海涛分:海浪被光线分开,形容日出景象。
折松:折取松枝,古人有以松枝祈福的习俗。
天坛:指祭祀天地的高台,这里可能特指道教的祭坛。
投简:投递书信或简牍,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
玉洞:美丽的洞穴,常用来形容仙境。
绝顶:山的最高峰。
醮回:道教的祭祀仪式。
人不见:表示仪式结束,人群已经散去。
磬度:磬的声音传递开去,磬是道教仪式中常用的打击乐器。
金箓:珍贵的道家经典或法术书。
仙祠:供奉神仙的庙宇。
老君:指太上老君,道教尊为教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深夜中登临仙境的景象与心境。诗中的意象鲜明,语言凝练,充满了神秘和超脱尘世的意趣。

"星斗半沈苍翠色,红霞远照海涛分。" 这两句描绘了夜晚星辰渐隐,天边还残留着一抹深蓝与翠绿色的光芒,远方海面上映射出红色的云霞,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折松晓拂天坛雪,投简寒窥玉洞云。" 这两句则写诗人在清晨的雪地中行走,他用手中的松枝轻拂积雪,试图触摸那遥远神秘的天坛。此时,他又将简牍(古代用于占卜或传递信息的工具)投入寒冷的玉洞之中,窥视着那些飘渺如云的奥秘。

"绝顶醮回人不见,深林磬度鸟应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攀登至一处极高之地,那里人迹罕至,只有偶尔传来的磬音(古代用石头击打以示时刻或作为信号的工具)和鸟鸣声,显得格外宁静而又神秘。

"未知谁与传金箓,独向仙祠拜老君。"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某种神秘力量的敬畏之心,他不知道是谁在传递着那神圣的金箓(古代用于祭祀或典礼上的宗教用具),而他自己则独自向着远方的仙祠,拜祭那位尊贵的老君。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星空、雪地行走、玉洞探秘等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神秘力量和高深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仙境的心灵状态。

收录诗词(174)

马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字:虞臣
  •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 生卒年:799—869

相关古诗词

宿阳台观

玉洞仙何在,炉香客自焚。

醮坛围古木,石磬响寒云。

曙月孤霞映,悬流峭壁分。

心知人世隔,坐与鹤为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宿贾岛原居

寒雁过原急,渚边秋色深。

烟霞向海岛,风雨宿园林。

俱住明时愿,同怀故国心。

未能先隐迹,聊此一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宿崔邵池阳别墅

杨柳色已改,郊原日复低。

烟生寒渚上,霞散乱山西。

待月人相对,惊风雁不齐。

此心君莫问,旧国去将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宿翠微寺

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