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其十一)

毕竟谁驱涧底龙,高低行雨忽无踪。

危厓飞起千年石,压倒南山合抱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壮丽,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动态与静态的对比,以及大自然力量的不可预测性。

“毕竟谁驱涧底龙”,开篇以问句形式,引出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仿佛在询问是谁或是什么力量能够驱使涧底的龙,暗示着自然界中存在着某种超乎人类理解的力量。

“高低行雨忽无踪”,紧接着描述雨水在山间自由流动,时隐时现,形象地表现了雨水的流动性与不确定性,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灵动与变化莫测。

“危厓飞起千年石”,这一句转而聚焦于岩石,描绘了一块从悬崖峭壁上飞起的千年巨石,强调了岩石的古老与坚固,与前文的雨水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自然界中不同元素的永恒与短暂。

“压倒南山合抱松”,最后以南山上的合抱松树为参照,形容这块巨石的强大与威严,它不仅屹立不倒,甚至能压倒连成一片的松树,进一步凸显了大自然中某些力量的惊人之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既充满神秘与力量,又蕴含着和谐与平衡的一面,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收录诗词(448)

洪亮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字:君直
  • 号:北江
  •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46~1809

相关古诗词

伊犁纪事诗(其四)

谪出长城不许诗,一看瀚海放歌奇。

伊犁河谷行舟赏,塞外风情醉笔痴。

头枕天山明月睡,神游冰岭雪鸡嬉。

纵横篆隶闻西域,戍百归乡驻足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十三夜三鼓抵星星峡

天上星,白皑皑。地上星,黑累累。

星星峡中十五夜,天星地星光激射。

一屋皆支一星罅,须臾天晦地忽明。

地星却比天星青,北斗黯黯鸡初鸣。

声三号,眠户眨。炎炎火,星星峡。

形式: 古风

度赤金峡

兹山多赤云,石石悉灵异。

冥濛当月午,宝气烛天地。

丹砂亘南北,碧涧分巨细。

绝顶辟石房,玲珑逼天际。

青羊及驯鹊,一一向空睇。

稍南盘一径,石古路如砌。

森森女娲庙,客户竞私祭。

儿童聚乡塾,师出尽儿戏。

黯黯神烛昏,脂车作行计。

回坡何杂沓,足滑沙石腻。

出峡月已高,惊闻鼓声沸。

形式: 古风

廿八日抵巴里坤

南山高瞰城,下复裂深谷。

巉岩千丈堞,排齿入山腹。

晴天飞雪霰,即已没车轴。

阴寒中人深,肩背苦瑟缩。

千里留战地,往往鬼夜哭。

年残风益暴,客至裹重幄。

灯火集一城,宵惊烛光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