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夜三鼓抵星星峡

天上星,白皑皑。地上星,黑累累。

星星峡中十五夜,天星地星光激射。

一屋皆支一星罅,须臾天晦地忽明。

地星却比天星青,北斗黯黯鸡初鸣。

声三号,眠户眨。炎炎火,星星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星空为背景,描绘了夜晚从天上到地上的视觉对比与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自然现象具象化,展现了独特的审美视角。

首句“天上星,白皑皑。地上星,黑累累。”通过对比天上明亮的星星和地面上黑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接着,“星星峡中十五夜,天星地星光激射”进一步强调了特定时间点(十五夜)的星空景象,暗示着某种神秘或特别的氛围。

“一屋皆支一星罅,须臾天晦地忽明。”这两句描述了当天空中的星星与地面的星星相互辉映时,整个房间仿佛被星星的光芒所穿透,瞬间从黑暗变为光明。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物理空间上,也象征着心灵的觉醒或精神状态的变化。

“地星却比天星青,北斗黯黯鸡初鸣。”这里通过比较地星与天星的颜色,以及北斗星在鸡鸣时分的黯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规律的循环。

“声三号,眠户眨。”这句描绘了夜晚的声音与人们的反应,通过“声三号”(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声音或信号)和“眠户眨”(指睡眠中的人被惊醒),增加了诗歌的动态感和生活气息。

最后,“炎炎火,星星峡。”以“炎炎火”比喻星星的光芒,再次强调了星星的耀眼与壮观,同时也与开头的“天上星”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美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星空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空间、生命状态的思考。

收录诗词(448)

洪亮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字:君直
  • 号:北江
  •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46~1809

相关古诗词

度赤金峡

兹山多赤云,石石悉灵异。

冥濛当月午,宝气烛天地。

丹砂亘南北,碧涧分巨细。

绝顶辟石房,玲珑逼天际。

青羊及驯鹊,一一向空睇。

稍南盘一径,石古路如砌。

森森女娲庙,客户竞私祭。

儿童聚乡塾,师出尽儿戏。

黯黯神烛昏,脂车作行计。

回坡何杂沓,足滑沙石腻。

出峡月已高,惊闻鼓声沸。

形式: 古风

廿八日抵巴里坤

南山高瞰城,下复裂深谷。

巉岩千丈堞,排齿入山腹。

晴天飞雪霰,即已没车轴。

阴寒中人深,肩背苦瑟缩。

千里留战地,往往鬼夜哭。

年残风益暴,客至裹重幄。

灯火集一城,宵惊烛光绿。

形式: 古风

登库舍图岭纵笔作歌

生不识玉门关,梦不到祁连山。

忽然天风吹马足,直上千仞万仞之峰巅。

积雪璨巉岩万万古,其鳞之而玉龙舞。

有时天亦被雪遮,一片空蒙迷仰俯。

我闻西域冈底斯乃山岳尊,祁连南北脉络分。

群山莽莽入关去,武功太白皆儿孙。

亥章不能步,神禹不能导。

遂使益地括地图志讹,雪海冰天白浩浩。

既不如张博望,浮槎竟到青天上,又不如郑安远,左执鞭弭右橐鞭。

负戈万里天西来,平生游迹真奇哉。

雪山峨峨白玉皑,冰山晶晶沙山颓。

罗卜淖尔蒲类海,如螺如芥如浮杯。

西穷西海滨,东望东海限,四海复四海,自西至东二万馀里舆图恢。

九州岛五岳峰数堆,南界北界青莲开。

三千大干鲜如此,虫沙猿鹤一瞬俱尘埃。

膏我车,秣我马,天山雪深几没踝。

白云如席堕我鞯,白雪如掌落我肩。

羲和纡辔娥魄晦,但见银海沆瀁上下左右兜罗绵。

不用纪功勒石铭燕然,亦不用短衣射虎消残年。

醉斟车上酒泉酒,一唱玉门迁客西征篇。

形式: 古风

将至鼸泉车中别博克达山

博克达山高极天,三峰栏出青云端。

负戈一载北庭住,日日对尔开愁颜。

昼拥鸿蒙万年雪,玉岽连蜷皓以洁。

巡檐不觉吟兴豪,慷慨悲歌金石裂。

夜烧昆仑万年火,烛天之焰罡风簸。

烈山一炬雷电惊,欲吟未吟口先哆。

噫吁峨浩浩落落,撑岩嶙石交耐久。

我与君弹指一别已十日,回首漠漠空烟云。

烟霏微兮云演漾,峰头白雪遥相望。

相望何如相对时,望山别山吾有诗。

行行又过蒲类海,水光扑面风飓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