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双径山中一衲衣,曳筇远远叩岩扉。
愧无白璧黄金赠,携取清风满袖归。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满足。
“双径山中一衲衣,曳筇远远叩岩扉。” 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位隐者在深山中的生活状态。山中小道蜿蜒曲折,隐者穿着简单的衣物,手持长柄锄头(筇),一步步走向更为幽静的地方,那远远叩击岩石之扉,是他与自然交流的方式,也象征着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愧无白璧黄金赠,携取清风满袖归。” 这两句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谦逊和自得。面对朋友或同道之人的馈赠,诗人感到愧疚,因为他无法用世俗的珍贵物品回报,只能把山中的清风装进袖中带走,这份简单而纯净的收获,对于追求精神自由的隐者来说,却是最为宝贵。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清贫自足的内心满足。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戏马英雄安在哉,閒因九日上崔嵬。
步穷岩壑身忘倦,望尽乾坤意始开。
已向晚风伴落帽,可无新菊共浮杯。
佳时及早须行乐,老境侵人咄咄来。
倦憩春桥午,回环翠碧重。
乱溪流背海,新柳色欺松。
厌市常思野,为官不及农。
喜逢湖上客,谈话得从容。
胜会尝连榻,还欣与子同。
一灯寒夜永,残梦雨声中。
道旧惊身老,谈玄了性空。
卜邻今有约,泉石兴何穷。
雪縠乌纱气似云,摇毫不瞬已成文。
儿时追逐无三捷,老去荒唐更十分。
木里液樠将底用,韶边朋肯岂堪闻。
却惭锓板能流恶,一付焚如政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