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昼师西湖春望

笛声风暖野梅香,湖上凭阑日渐长。

一样楼台围佛寺,十分烟雨簇渔乡。

鸥横残葑多成阵,柳映危桥未著行。

终约吾师指芳草,静吟闲步岸华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笛声在温暖的风中飘荡,野梅的香气四处弥漫,湖边倚栏杆,白天越来越长。
相似的楼阁环绕着佛寺,烟雨朦胧中渔村显得格外热闹。
鸥鸟在废弃的田埂上成群飞翔,柳树映照在危险的桥梁上,行人稀少。
我最终会约上老师,一起指着那片青草地,静静地吟诗漫步在华阳岸边。

注释

笛声:悠扬的笛声。
风暖:温暖的风。
野梅香:野梅花的香味。
湖上:湖边。
凭阑:倚靠栏杆。
日渐长:白天逐渐变长。
楼台:楼阁。
佛寺:寺庙。
烟雨:蒙蒙细雨。
簇渔乡:聚集了渔村。
鸥横:鸥鸟横飞。
残葑:废弃的田埂。
柳映:柳树倒映。
危桥:危险的桥梁。
著行:行走。
吾师:我的老师。
指芳草:指向青草地。
静吟:静静地吟诵。
闲步:悠闲地散步。
岸华阳:华阳岸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西湖边的景象,诗人林逋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笛声、温暖的春风、野梅的香气以及湖面上日长的美好时光。他注意到佛寺被楼台环绕,渔村在烟雨中显得格外宁静,鸥鸟成群地掠过废弃的葑田,柳树倒映在危险的桥梁下的水面。诗人与昼师相约,在这花香四溢的岸边,静静地漫步吟诗,享受着华阳之地的恬淡与宁静。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

一院掩萧森,晨凉又夕阴。

鹤应输静立,蝉合伴清吟。

著壁云衣重,通帘竹翠深。

卧屏来看否,天姥雪千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暮春寄怀曹南通任寺丞

跌荡情怀每事同,十年曹社醉春风。

弹弓园圃阴森下,棋子厅堂寂静中。

赤脚我犹无一婢,黑头君合作三公。

江湖今日还劳结,目送归飞点点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翠微亭

亭在江干寺,清凉更翠微。

秋阶响松子,雨壁上苔衣。

绝境长难得,浮生不拟归。

旅怀何计是,西崦入斜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虢略秀才以七言四韵诗为寄辄敢酬和幸惟采览

本无高亮似阳城,但爱松风入耳声。

五亩自开林下隐,一尊聊敌世间名。

交谈不远樵农客,弄翰慵誇子墨卿。

异日青冥肯回顾,夫君门族旧和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