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极音哑感赋四首(其四)

少年雄志事,蒙难誓恢复。

人事多乖违,湘累忆初服。

便欲入山深,残年付僧粥。

钟鱼倘得力,托命老尊宿。

旧恩苦难忘,沉吟长踯躅。

衰病敢自宽,一息还炳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陈曾寿在晚清末年至近现代初创作的《小极音哑感赋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与疾病时的复杂情感和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首句“少年雄志事”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然而,“蒙难誓恢复”一句转折,暗示了诗人后来遭遇的挫折与苦难,他立下誓言要克服困难,恢复往日的雄心壮志。

接着,“人事多乖违”点明了世事的无常与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不如预期般和谐顺畅。“湘累忆初服”借用屈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便欲入山深,残年付僧粥”透露出诗人想要远离尘嚣,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他打算在晚年时,寄身于寺庙,以僧粥为食,过一种简朴而宁静的生活。

“钟鱼倘得力,托命老尊宿”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佛法的引导下,得到精神上的支持与解脱。他相信,通过与高僧的交流,可以找到心灵的归宿。

“旧恩苦难忘,沉吟长踯躅”则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的深厚情感难以忘怀,他在思考与徘徊中,寻找着内心的平静与答案。

最后,“衰病敢自宽,一息还炳烛”表明尽管身体已衰老且多病,但诗人依然不敢轻易放弃,他愿意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点亮智慧之烛,继续探索与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更有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思与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192)

陈曾寿(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字:仁先
  • 号:耐寂
  • 籍贯: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
  • 生卒年:1878~1949

相关古诗词

斯儆吾挽诗(其一)

区区人事君,抚衷有深愧。

箓葹或妄收,冥鸿渺难致。

波流万人海,肝赡君小异。

攀鳞愿始酬,伏枥志莫遂。

昂昂千里姿,局促仰徒隶。

龙德疑天渊,精魂敛壮士。

积惨摧越石,醇酒死无忌。

宿昔同驰驱,居困气弥厉。

岂意沉寒灰,翻坐回羲辔。

辛苦卅年心,回注经天泪。

形式: 古风

斯儆吾挽诗(其二)

入门惊踽踽,出门感凉凉。

昔昔府中趋,室迩人已亡。

平时少温熨,忽忽淡若忘。

一朝弃中路,触体如金创。

始知同志者,不必居相望。

精诚共天壤,阔远能扶将。

但使类不孤,自慰热中肠。

今兹饫冰雪,形神岂殊僵。

我行迫西日,复此异路伤。

一瞑可终古,谂君志气刚。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族兄叔容相别三十三年兹复见于沈阳几不相识矣留饭海拉尔磨菇及自制藕丸风味绝佳谈及家乡零落之状不胜感叹率成一首

皂帽藜床岁月多,卅年重见鬓双皤。

盘中风味巴河藕,塞上奇黁海拉磨。

话到家园堪痛哭,未填沟壑且高歌。

腐儒濩落英雄老,回首苍茫等逝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别西湖六年矣忆幽居之趣率成四首(其一)

幽居足良夜,月出东峰隅。

灭烛坐空明,静极罢琴书。

山雨洒一阵,清逼瀹茗馀。

几榻入微凉,荷气流空虚。

湖光荧暗壁,叶叶风卷舒。

何人梦来此,应诧仙人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