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子将题夜游卷

去年别子时,期以秋中至。

非我故愆期,人事苦牵系。

故人书频来,责我意良是。

非独负故人,兼亦负红树。

风寒腊尽时,忽传故人意。

访我南郭门,竟以不见去。

闻之心怦怦,三夜不能寐。

已复连梦子,执手且长跽。

彼此更相诉,继之以泣涕。

子嗔我不来,我怨子不遇。

怪子何飘忽,念子恐劳勚。

今朝果见子,恍惚梦中事。

情多不能说,示我夜游记。

烟林与月嶂,点缀有微致。

野航容两人,小盏悭一醉。

天寒湖水阔,想见子兴寄。

子应增远怀,我亦发画思。

平生山水心,所恨不同地。

赖此笔墨间,拂拂出生气。

我真说食饱,子无独享愧。

明朝复别子,当以何日会。

题诗纪岁月,二月壬子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将之间的深厚友情和一次难忘的夜晚出游经历。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相聚时光的怀念。

诗的开头提到去年分别时的约定,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诗人通过友人的频繁书信,表达了对未能遵守约定的自责,同时也反思了生活中种种牵绊。在风寒腊尽之时,友人突然来访,却因未能相见而遗憾。诗中通过“闻之心怦怦,三夜不能寐”这一细节,生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不安。

随后,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的一次夜晚出游,描述了沿途的美丽景色,如烟林、月嶂、野航、湖水等,这些自然景观不仅增添了出游的乐趣,也象征着友情的美好与纯净。诗中还提到两人虽仅能共享一小杯酒,但这份简朴的快乐足以让人心满意足。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盼,以及对共同生活的向往。尽管山水不同,但通过艺术创作,他们可以在笔墨之间找到共鸣。诗人自嘲自己如同“说食饱”,即空有愿望,却无法实现,希望友人不要为此感到遗憾。最后,诗人以期待再次相聚的心情结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重逢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美好,以及人在自然中的心灵寄托。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题画再送王平仲

我爱燕子矶,怪石吞江势。

昔与伯子偕,蹇驴冲晓至。

出山月隐林,到门松映寺。

陟巅揽萧旷,寻径造幽袐。

崩岩讶天开,飞阁疑鬼峙。

兹游屡入梦,蹉跎杳难继。

犹忆风雨过,江急布帆驶。

丹壁照眼来,突兀使我醉。

推篷一绝叫,咫尺不得济。

君行到白门,胜地誇此最。

矶下有洞天,王李曾小憩。

相与歌蜀道,江声不敢沸。

君其往酬之,为我通此意。

形式: 古风

灵鹫看红叶期沈无回不至同吴伯霖邹孟阳方回严印持闻子与小饮冷泉亭解后邵古庵江邦申分韵得山字

故人红叶下,频期来此山。

经旬始载酒,惆怅不同攀。

解后惬心赏,欢焉开客颜。

寒岩爱晚气,移席临溪湾。

泉光照酒白,木叶上衣斑。

况接隐者论,暂令人意閒。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初至白岳宿榔梅庵作

十年梦白岳,今日始一至。

落日扪天门,寒风起楠树。

怪石摩空立,峥嵘有落势。

巨灵亦何意,造物恶琐碎。

辟此伟丽观,使我心魂悸。

白云千山来,遥空疑海气。

当杯月在酒,清景不可醉。

形式: 古风

自齐云乘筏至落石台留宿

五里十亭子,下山忘险艰。

爱此溪山晴,故作乘筏还。

寒沙束回湍,下见文石斑。

旭日来映之,浮动水石间。

吾徒二三子,坐稳兴何閒。

方过蓝渡桥,复见落石湾。

落石势已奇,况此清流环。

松萝挂绝壁,古色照我颜。

前林正丹黄,烟郭粘远山。

我欲留此石,一杯酬潺湲。

襆被叩上方,待月同跻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