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中丞问俗画熊频,爱弟传书彩鹢新。
迁转五州防禦使,起居八座太夫人。
楚宫腊送荆门水,白帝云偷碧海春。
报与惠连诗不惜,知吾斑鬓总如银。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亲人的思念。
"中丞问俗画熊频,爱弟传书彩鹢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同僚之间交流的关心以及兄弟间情谊的传递。熊频是当时有名的画家,而“彩鹢”则象征着信息的传递和亲人的思念。
"迁转五州防禦使,起居八座太夫人。" 这两句写出了官员调动的情形以及对尊长者的问候。这其中包含了诗人对于职务变动带来的生活变化,以及对家族中年长者关心的态度。
"楚宫腊送荆门水,白帝云偷碧海春。" 这两句则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情感。"楚宫腊送荆门水"描写的是水流从古老的宫殿流向远方,而"白帝云偷碧海春"则是借用神话传说中的白帝以形象化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报与惠连诗不惜,知吾斑鬓总如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愿意与友人惠连通过诗歌交流思想感情,并且自喻年华老去,头发如同白银,但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诗歌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官员调动以及亲情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隅。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绿尊虽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
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
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
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勋业终归马伏波,功曹非复汉萧何。
扁舟系缆沙边久,南国浮云水上多。
独把鱼竿终远去,难随鸟翼一相过。
知君未爱春湖色,兴在骊驹白玉珂。
避暑云安县,秋风早下来。
暂留鱼复浦,同过楚王台。
猿鸟千崖窄,江湖万里开。
竹枝歌未好,画舸莫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