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侍郎二首(其二)

忆昔趋丹阙,看公上玉除。

民饥深献纳,主圣极欷歔。

解手寒江阔,惊心夜壑虚。

朅来空老泪,无地别輀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挽周侍郎二首(其二)》,通过“挽”字表达了对已故周侍郎的深切哀悼之情。诗中描绘了诗人回忆与周侍郎共事时的情景,以及对周侍郎离世后的感慨。

首句“忆昔趋丹阙”,追忆往昔与周侍郎一同前往朝廷的情景,丹阙象征着朝廷的庄严与神圣。接着“看公上玉除”,描述了周侍郎步入朝廷的情景,玉除代表了朝廷的尊贵与崇高。

“民饥深献纳,主圣极欷歔。”这两句表达了周侍郎在任期间,为百姓疾苦而献策献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君主的忠诚与忧虑。献纳意指进谏或献策,欷歔则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深深忧虑。

“解手寒江阔,惊心夜壑虚。”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寒江阔与夜壑虚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周侍郎离世后留下的空虚与哀伤。解手意为离别,这里指周侍郎的离去,而阔与虚则分别形容江面的辽阔和山谷的空寂,形象地表现了周侍郎离世后留下的巨大空缺。

最后,“朅来空老泪,无地别輀车。”“朅来”表示突然而来,这里指周侍郎的离世让诗人感到突然且悲痛。“老泪”表达了诗人年迈时对周侍郎离世的悲伤之情,“无地别輀车”则说明在周侍郎离世后,诗人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为他送行,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周侍郎离世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对人民、对君主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挽董安人二首(其一)

雅望推前辈,承爱赖女师。

闺门传懿范,汤沐盛恩私。

万里骖鸾去,千秋宰树悲。

自应铭妇德,谁与篆丰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董安人二首(其二)

令尹古循吏,郡君今胜流。

平生馀事业,晚岁极熏脩。

穗帐真成梦,灵辰竟不留。

遗风被箫挽,未觉九泉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霜杰集

先生人物魏晋间,题诗便欲倾天悭。

向来无地识眉宇,今日天遣窥波澜。

平生尚友陶彭泽,未肯轻为折腰客。

胸中合处不作难,霜下风姿自奇特。

小儒阅阀金匮书,不滞周南滞海隅。

枌榆连阴一见晚,何当挽袖凌空虚。

形式: 古风

谢吴公济菖蒲

翠羽纷披一尺长,带烟和雨过书堂。

知君别有臞仙种,容易难教出洞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