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三日沈既堂先生座中十二人合年五百岁分韵得少字

繁葩织霞林,烂兹九春杪。

敞扉开长筵,竹箭尽江表。

繄惟主人贤,高义云日皦。

奉觞寿北堂,分润及宾僚。

或年如日东,或姿等松矫。

一与斯燕中,尽作期颐兆。

纬知昴宿兼,聚嫌德星少。

屏去云母障,帷撤绛纱绕。

枰楸落蜚英,壶矢静风筱。

酒气禁宵寒,烛光敌蟾皎。

卯饮兼夜游,黄昏连白晓。

匪曰耽燕衍,古欢合清醥。

我辈客天涯,聚散枝上鸟。

去日何堂堂,后会方渺渺。

眷言主情厚,顿释羁愁扰。

锡类惟绵长,回心更倾倒。

给席喜价增,斋翰疚言小。

行买千丈丝,一绣平原赵。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以庆祝沈既堂先生座中十二位宾客年龄加起来达到五百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和谐氛围。

首句“繁葩织霞林,烂兹九春杪”,以繁花织成的彩林,映照着九月的春末,象征着宾客们的长寿与繁荣。接着,“敞扉开长筵,竹箭尽江表”描述了宴会的盛大场面,敞开的大门,铺展的长桌,竹箭遍布江面,暗示着宾客们来自四面八方。

“繄惟主人贤,高义云日皦”赞美了沈既堂先生的高尚品德,如同日月般明亮。接下来,“奉觞寿北堂,分润及宾僚”表达了对主人的敬意,以及对宾客们的关怀。

“或年如日东,或姿等松矫”通过比喻,赞美了宾客们的长寿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一与斯燕中,尽作期颐兆”预示着在宴会上,宾客们都展现出了一种长寿的象征。

“纬知昴宿兼,聚嫌德星少”通过星座的比喻,进一步赞扬了宾客们的美德。随后,“屏去云母障,帷撤绛纱绕”描绘了宴会的装饰,屏风被移开,红色的纱帘环绕四周,营造出温馨而庄重的气氛。

“枰楸落蜚英,壶矢静风筱”描述了宴会上的娱乐活动,棋盘上的落子声,箭壶的静寂,与周围的竹子相映成趣。接着,“酒气禁宵寒,烛光敌蟾皎”表现了宴会的热烈与温馨,酒香驱散了夜晚的寒冷,烛光与月亮争辉。

“卯饮兼夜游,黄昏连白晓”描绘了宴会持续到深夜,直到次日黎明。最后,“匪曰耽燕衍,古欢合清醥”表明宴会并非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传承古代的欢乐与美酒。

“我辈客天涯,聚散枝上鸟”表达了诗人作为远方客人的感慨,聚会如同树枝上的鸟儿,相聚短暂而别离漫长。“去日何堂堂,后会方渺渺”感叹时光匆匆,未来的相聚遥不可及。

“眷言主情厚,顿释羁愁扰”表达了对主人深厚情感的感激,让诗人暂时忘却了旅途中的忧愁。“锡类惟绵长,回心更倾倒”赞美主人的慷慨与善良,让诗人更加敬仰。

“给席喜价增,斋翰疚言小”表示宴会不仅增加了欢乐,也让诗人心中的忧虑减轻。“行买千丈丝,一绣平原赵”表达了诗人希望为这次盛宴留下纪念,购买千丈长的丝线,绣制平原赵的图案,以示对宴会的珍视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和谐,以及对主人深厚情感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月夜渡采石怀当涂诸友人

高城翳难望,山暝日飘忽。

唤渡横江时,苍崖已栖鹊。

牛渚静惊涛,天门锁双阙。

江随花月夜,舟与水云发。

风细不满帆,露重渐盈袜。

万响俱寂寥,微波偶瑟汨。

租船高咏沈,画舫清游歇。

试问古来人,共此青天月。

抚景方沈吟,怀人黯销骨。

离歌间微茫,别宴散匆卒。

今宵江馆中,应有梦飞越。

形式: 古风

寿州赠知州张荪圃先生(其一)

兰台虎观孰称雄,大有人藏吏隐中。

入梦三刀衔甫换,随身万卷橐常空。

天教经术成经济,我识才工胜宦工。

循吏儒林更文苑,他年佳传总归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寿州赠知州张荪圃先生(其二)

山右文章举世推,滨江桃李遍新栽。

知公独有千秋意,造士皆成一代才。

大雅扶轮归老辈,小山承盖属舆台。

自惭漂泊淮南客,又就侯门得得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登寓楼

书剑劳劳久倦游,偶思清啸得高楼。

淮山中断开平楚,颍树遥分见数州。

地僻市官偏倨傲,年荒关吏且穷愁。

乡心绝似胎簪水,日夜东南不尽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