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平望趋吴兴阻风游殊胜寺用益谦韵

羃羃疏雨歇,冷冷晚风清。

扁舟泊清浅,落日涵空明。

门临稻畦没,水浸莎岸平。

欠伸得宽旷,杖屦喜微行。

招提掩深靓,房户开斜横。

纷纷诸衲子,尚作迎送情。

神武行挂冠,吴市今变名。

及闻名理谈,顿觉肝胆倾。

凡笼了无著,古佛当自成。

已复外身世,何者为官荣。

同游有亚父,早定登坛盟。

归来不受赏,慨慷羞论兵。

闾阎取封侯,健儿胜书生。

因之发深省,种种鸿毛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赵鼎在行至平望前往吴兴的途中,遭遇风阻,却意外地游览了殊胜寺,内心受到深深触动,以诗抒怀。

首句“羃羃疏雨歇”,轻柔的细雨渐止,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冷冷晚风清”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凉爽与清静,为后续的描写铺垫。诗人乘坐的小船停泊在清澈的水流旁,夕阳映照在水面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倒影,画面和谐而美丽。

“门临稻畦没,水浸莎岸平”描绘了周边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稻田与水面相接,莎草覆盖的岸边与水面齐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欠伸得宽旷,杖屦喜微行”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环境中得到的放松与愉悦,以及对自然的亲近感。

进入寺庙后,“招提掩深靓,房户开斜横”描绘了寺庙的幽静与庄严,房门斜开着,透露出一丝神秘与宁静。诗人接着提到僧侣们的热情与礼遇,以及自己与他们交谈时的深刻感悟。“神武行挂冠,吴市今变名”可能暗含着对过去与现在的反思,以及对某种转变或放弃的思考。

“及闻名理谈,顿觉肝胆倾”表达了诗人与僧侣深入交流后的强烈共鸣和情感的释放。接下来的“凡笼了无著,古佛当自成”则体现了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已复外身世,何者为官荣”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认为真正的荣耀不在于官位,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最后“同游有亚父,早定登坛盟。归来不受赏,慨慷羞论兵”则通过与友人的对话,进一步强调了对和平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对战争的反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寺庙氛围以及与僧侣的交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超脱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朝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收录诗词(339)

赵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自号得全居士。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 字:元镇
  • 籍贯: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
  • 生卒年:1085-1147

相关古诗词

过子陵滩题僧舍壁

山水莽回互,转眄图画间。

念此清绝地,昔人所盘旋。

舟子相叹嗟,示余子陵滩。

有台出山半,藤萝蒙藓斑。

缅想建武功,用人及茅菅。

躐取汝颍士,列宿枢极环。

中有贫贱交,客星犯帝关。

其能荣辱之,但及平生欢。

志愿乃有在,归欤一渔竿。

高风邈千载,独立谁跻攀。

山僧本何知,结屋临清湾。

笑谓舟中客,何为争崄艰。

权门有遗啄,造请无寒暄。

嗫嚅到童仆,俛仰惭衣冠。

所得谅几何,赩汗流面颜。

偃鼠不过饱,鹪鹩亦求安。

子能了此义,分子一席闲。

形式: 古风

奉送吕若谷县丞任蒲东归五首(其一)

著鞭愧后发,挟矢争先登。

肯顾危机在,尚以智力矜。

曷不往试之,投足还兢凌。

寄谢娄罗儿,老矣病未能。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奉送吕若谷县丞任蒲东归五首(其二)

三年巽亭上,看尽洛中山。

山亦为君好,朝昏图画间。

那知张季鹰,高兴不可攀。

忽见秋风起,东随洛水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奉送吕若谷县丞任蒲东归五首(其三)

巽也幕府旧,阿升交分深。

与君均骨肉,况乃相知心。

遽复舍我去,倍觉伤离衿。

高亭东望眼,从此费登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