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道场山麓,太白山人亭成吴园次置酒同诸子分韵得人字

铁笛横腰,鹤瓢在手,乌巾白袷行吟。

仙踪恍惚,埋玉旧烟林。

多少唐陵汉寝,王孙梦、一样销沈。

残碑在、诗人高士,留得到而今。云深。

记此地,相逢五隐,白石同心。

喜今朝吾辈,酹酒登临。

忽听松风骤响,苏门啸、仿佛遗音。

归来晚、峰头斜景,明日约重寻。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场景,以明朝末年清初的文人吴伟业的视角,展现了他在道场山麓新建的太白山人亭中与友人饮酒赋诗的情景。"铁笛横腰,鹤瓢在手",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文人的洒脱不羁,手持铁笛和鹤瓢,显示出他们对自然的亲近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乌巾白袷行吟",则描绘了他们的衣着打扮和吟咏诗篇的动作,流露出一种儒雅的风度。

词中提到"仙踪恍惚,埋玉旧烟林",暗示了山林中的历史遗迹和传说,增添了神秘与历史的厚重感。接着,作者感叹那些古代帝王陵寝和王孙贵族的梦想如今都已消沉,只剩下残碑见证历史。"残碑在、诗人高士,留得到而今",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同时也赞美了那些能留存下来的诗人和高士。

"云深。记此地,相逢五隐,白石同心",进一步描绘了与朋友们的深厚情谊,他们在云雾缭绕的山林中相遇,志趣相投。"喜今朝吾辈,酹酒登临",表达了今日相聚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最后,词人被松风所吸引,仿佛听到李白等先贤的声音,结束时约定明日再一同探寻。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写景抒怀,寓言志,展现了文人墨客在山水之间寻找灵感、寄托情感的闲适生活,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仰。

收录诗词(214)

吴伟业(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鹿樵生、、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号:梅村
  • 籍贯:灌隐主
  • 生卒年:1609~1672

相关古诗词

烛影摇红.山塘即事

踏翠寻芳,柳条二月春风半。

泰娘家在画桥西,有客金钱宴。

道是留侬可便,细沈吟、回眸顾盼。

绣帘深处,茗碗炉烟,一床弦管。

惜别匆匆,明朝约会新亭馆。

扁舟载酒问婵娟,蓦地风吹散。此夜相思岂惯。

孤枕宿、黄芦断岸。严城钟鼓,冻雨残灯,披衣长叹。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倦寻芳.春雨

欺梅黯淡,弄柳迷离,一幅烟水。

醉墨模糊,澹插浮屠天际。

捲湘帘,凭画阁,白鸥点点飞还起。

视吾庐,如掀翻一叶,空江深处。

记今朝、南湖禊饮,士女嬉游,此景佳丽。

细马轻车,不到断桥西路。

双屐冲泥僧唤渡,一瓢沽酒柴门闭。

料今宵,对残灯、客情憔悴。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念奴娇.即事

东篱残醉,过溪来、閒访黄花消息。

小院高楼门半掩,细雨阑干吹笛。

侧帽狂呼,搊筝缓唱,翠袖偎人立。

欲前还止,此中何处佳客。

却是许掾王郎,风流年少,烂醉金钗侧。

十载扬州春梦断,薄倖青楼赢得。

遍插茱萸,山公老矣,顾影颠毛白。

凭高惆怅,暮云千里凝碧。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木兰花慢.过济南

天清华不注,搔首望,白云齐。

想尚父夷吾,雪宫柏寝,衰草长堤。

松耶柏耶在否,只斜阳、七十二城西。

石窌功名何处,铁笼筹算都非。尽牛山涕泪沾衣。

极目雁行低。叹鲍叔无人,鲁连未死,憔悴南归。

依然洋洋东海,看诸生、奏玉简金泥。

谁问碻磝战骨,秋风老树成围。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