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吟

岁华头上不能惊,唯有交亲眼更明。

皓皓月常因坐看,深深酒不为愁倾。

苟于心上无先觉,却似人间小后生。

欲约何人为伴侣,江湖泛去一舟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岁月在头上悄然流逝,只有友情的目光更加明亮。
常常坐着欣赏皎洁的月亮,即使沉醉于酒也不为忧愁所动。
如果心中没有预先的觉悟,就像世间未经世事的年轻人。
想要邀请谁共度人生,只愿与知己泛舟江湖,轻松自在。

注释

岁华:岁月。
头上:头上。
不能惊:不会让人感到惊慌。
交亲:亲密的朋友。
眼更明:目光更加明亮。
皓皓月:明亮的月亮。
因坐看:因为坐着观赏。
深深酒:深深的酒杯。
不为愁倾:不是为了消愁而喝。
苟于心上:如果在心里。
无先觉:没有预先的觉悟。
小后生:未经世事的年轻人。
欲约何人:想邀请谁。
为伴侣:作为伴侣。
江湖泛去:在江湖中漂泊。
一舟轻:一艘轻盈的小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年老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淡然态度和内心的超脱。首句“岁华头上不能惊”传达出诗人对年龄增长的坦然,不被时光催迫而惊慌失措。次句“唯有交亲眼更明”强调了随着岁月的增长,眼睛或许会更加锐利,洞察力更强。

“皓皓月常因坐看,深深酒不为愁倾”描绘了诗人常在月夜静坐,借酒消愁的情景,但并非因为忧虑,而是享受生活的宁静与深沉。接下来,“苟于心上无先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即使身处世间,也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事情,如同初生般心境简单。

最后一句“欲约何人为伴侣,江湖泛去一舟轻”则流露出诗人想要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同泛舟江湖,寻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轻松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面对老去的从容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年老逢春十三首(其十三)

年老逢春认破春,破春不用苦伤神。

身心自有安存地,草木焉能媚惑人。

此日荣为他日瘁,今年陈是去年新。

世间忧喜常相逐,多少酒能平得君。

形式: 七言律诗

年老逢春十三首(其十二)

年老逢春春不任,不任缘被老来侵。

一身老去恶足惜,满眼春归何处寻。

红日坠时风更急,落花流处水仍深。

流莺不悟芳菲歇,犹向枝头送好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年老逢春十三首(其十一)

年老逢春莫惜狂,惜狂无那兴难当。

园林恰到恶明媚,风雨便多闲中伤。

花等半开宜速赏,酒闻才熟便先尝。

大都美物天长惜,非是吾侪曲主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年老逢春十三首(其十)

年老逢春兴未收,愿春慈造少迟留。

既称好事愁花老,须与多情秉烛游。

酒里功劳闲汗马,诗中罪过静风流。

东君不奈人嘲戏,僝僽花枝恶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