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其三)

秋色萧萧野水边,茱萸时节菊花天。

明时未达青云晚,惆怅登高又一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秋天的景色在寂静的野外河边展现,正值茱萸和菊花盛开的季节。
身处清明盛世却还未飞黄腾达,满怀惆怅又一次登高望远。

注释

秋色:秋天的景色。
萧萧:形容秋意凄凉。
野水边:野外的河边。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常在重阳节佩戴以避邪。
时节:季节。
菊花:秋季开花的植物,象征高洁。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未达:尚未达到高位。
青云:比喻高位或显赫的地位。
晚:晚景,晚年。
惆怅:忧郁,伤感。
登高:在重阳节等节日登高赏景。
又一年:新的一年的开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的萧瑟景象,"秋色萧萧野水边"一句设定了一个典型的秋季风光,其中“萧萧”二字生动地刻画出秋日里树木凋敝、叶子纷飞的情形。紧接着,“茱萸时节菊花天”则引入了特定的植物——菊花,既点明了季节,也增添了一种淡远高洁的意境。

接下来的“明时未达青云晚”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无奈。这里的“明时”指的是清晨,而“青云晚”则是说太阳还没有爬到天空中央,这里可能暗含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才华早日得到认可,但却一直未能如愿。

最后,“惆怅登高又一年”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和无限留恋。每当节气更替,特别是到了秋天,总会有更多的回忆和思考涌上心头。在这一年再次登临高处所见到的景色中,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惆怅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深沉感慨,以及面对又一个秋天所产生的复杂情绪。

收录诗词(143)

宋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其二)

陶家篱落菊花开,醉拟西风立钓台。

一座良交皆不见,数声燕雁戛云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九日(其一)

霜冷风清九月九,茱萸黄菊家园有。

何时玉殿接千官,称觞共进南山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有]韵

中秋感怀(其二)

云彩冰光似去年,去年人月两婵娟。

今宵不辨连明坐,拚醉抽身黑处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中秋感怀(其一)

去年今夜此堂前,人正清歌月正圆。

今夜秋来人且散,不如云雾蔽青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