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西园江先生

怪底妖氛犯法星,薤歌愁断路人情。

宪纲秋色台中草,史笔春官石上铭。

鹤病故园怀旧主,虬蟠丘首护先生。

西风不减诸郎恨,吹落寒乌夜夜声。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此诗《挽西园江先生》由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通过对逝者江先生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尊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逝者生前品德与成就的赞美,以及对其逝世后留下的空缺与哀思。

首句“怪底妖氛犯法星”以“妖氛”象征邪恶势力或不幸事件,而“犯法星”则暗示这些事件对逝者造成了不应有的影响,表达了对逝者遭遇的同情与不解。次句“薤歌愁断路人情”通过薤歌(一种哀歌)的使用,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逝者面前的哀伤之情,路人为之动容,情感深沉。

“宪纲秋色台中草,史笔春官石上铭”两句,将逝者比作秋日中的草木与春日的史官,前者象征其在世时的影响力与贡献,后者则寓意其事迹将被历史铭记。这里运用了季节的对比,既表现了逝者生命短暂与辉煌并存的特点,也强调了其精神与功绩将永垂不朽。

“鹤病故园怀旧主,虬蟠丘首护先生”通过“鹤”与“虬”的形象,分别象征逝者生前的高洁品质与守护者的角色。鹤病象征其生命的衰弱,但依然怀念着故园与旧主;虬蟠则比喻逝者死后化为守护之神,守护着先生的墓地。这两句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

最后一句“西风不减诸郎恨,吹落寒乌夜夜声”以西风与寒乌的意象,描绘了逝者逝世后,即使时间流逝,人们对他的思念与遗憾依旧如初,仿佛夜夜寒乌的啼鸣,诉说着无尽的哀思。这里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永恒的哀悼。

综上所述,《挽西园江先生》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诗人对逝者高尚品德与伟大成就的赞美,以及对逝者逝世后留下的空缺与哀思的深刻感受。

收录诗词(292)

夏良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方通守

使君江上买归舟,载得月明真似秋。

浃岸柳丝怜老稚,满楼醉色下汀洲。

宜休未必如前辈,易退何妨挽末流。

公论到头惟笔在,甘棠不独咏西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改庵(其一)

夜雨西窗欲睡时,芭蕉声碎枕边诗。

此君果是无闲物,好见周公为解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改庵(其二)

不把闲身绾半通,孔颜都在此腔中。

小庵移傍灵峰下,要使荆公避远锋。

形式: 七言绝句

写贞白凌寒卷

冻容不减玉颜色,疏影横檐却避春。

雪夜槎牙舒铁骨,最堪图赠未亡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