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师正恭写松源掩室并师山行图请赞(其二)

清空片云,古潭万象。飘然何来,湛然何往。

识则不识,知而无知。铁壁银山,挨开者谁。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心月的作品,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空灵的画面。"清空片云"和"古潭万象"形象地展现了天空中孤云悠然和深潭中万物倒影的宁静景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飘然何来,湛然何往"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虚无缥缈的意境,暗示着云的无常和人生的不确定性。

"识则不识,知而无知"表达了对世间认知的深刻反思,认识到认识与无知之间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的哲学境界。"铁壁银山,挨开者谁"运用比喻,将难以逾越的障碍比作铁壁银山,询问谁能突破这层束缚,寓意着寻求解脱或悟道的艰难与挑战。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禅意于自然景色之中,体现了禅宗崇尚的空灵、超脱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收录诗词(382)

释心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竺净长老请赞

色见声求,二俱不是。离声色外,转没巴鼻。

石火光中,掣电影里。要见石溪,且莫瞌睡。

形式:

思惟相观音赞(其一)

春禽昼啼,秋虫夜吟。有耳皆闻,何独观音。

如是而知,如是而觉。面目现前,超诸馀学。

形式:

思惟相观音赞(其二)

燕语莺吟,鸦鸣鹊噪。声有差殊,闻无颠倒。

闻性既寂,声尘亦空。一点悲心,在处圆通。

形式:

颂古二十一首(其二十一)

龙起沧海,虎出林端。直下来也,急著眼看。

形式: 偈颂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