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心月所作的《西竺净长老请赞》中的片段。它以独特的禅宗语言,表达了对超越声色感知的境界追求。"色见声求,二俱不是",意指通过视觉和听觉去寻找真理,这两种方法都是错误的。"离声色外,转没巴鼻",进一步强调超脱于五感之外的重要性,暗示真理隐藏在感官世界的背后。"石火光中,掣电影里",运用生动的比喻,形容短暂而瞬息万变的世间景象,暗示真理可能在瞬间显现,但不易把握。最后,"要见石溪,且莫瞌睡",劝诫人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保持清醒,不能因懈怠而错过。
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体现了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义,鼓励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达到心灵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