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其十)》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个人命运与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联“世间何日不风云,从虎从龙各自分”以风云变幻比喻世事无常,人们或追随强者,或自立门户,各有所选,各走其道。颔联“且就小山名隐士,敢论大树号将军”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隐逸与功名的不同态度,选择在小山中自称为隐士,而非争当大树下的将军,表达了对自由与淡泊生活的向往。
颈联“诗书本是劳人事,綦缟聊堪乐我贫”强调了诗书学问的价值,即使生活贫困,也能从中找到乐趣和精神的慰藉。尾联“莫笑南枝无北向,汉陵松柏气氤氲”以自然界的植物生长方向为喻,暗示即使身处逆境,也应保持正直和高尚的品格,如同汉陵的松柏,虽不随风倒向,却依然挺拔,散发出浓厚的生命力和正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隐逸与功名、物质与精神、顺从与坚持等多重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