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与梅花别一期,停云倚树鬓成丝。
偶于蹊路相逢处,正似故人初见时。
清里有和夷惠圣,寒边带瘦岛郊诗。
客中无酒能消得,共拨寒灰坐欲痴。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赵文所作的《咏梅》。诗人以个人的独特感受,描绘了与梅花久别重逢的情景。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梅花身上,比喻自己与梅花分别已久,如同停云倚树,岁月已使鬓发斑白。在偶然的邂逅中,梅花仿佛故人初见,唤起诗人深深的共鸣。
诗人进一步赞美梅花的清雅与才情,将其比作古代诗人夷惠圣、瘦岛郊的风范,暗示梅花的高洁和诗人的敬仰之情。然而,在这异乡为客,没有美酒相伴,只能与梅花相对而坐,拨弄寒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痴醉。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梅花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高尚品格的向往和怀旧之情。
不详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二十七年重合并,旧游回首绝堪惊。
世间至竟寿多辱,造物不如君有情。
白苧春风留古意,青灯夜雨话平生。
子由无复连床日,赖有秦黄是弟兄。
雨过山田物物穰,斋庖煮豆喜初尝。
茸茸绿荚牛毛浅,戢戢明珠蚌蛤长。
不直画堂擎玉腕,只宜吟客饱藜肠。
食馀依旧堆盘在,贵贱同归何有乡。
总角坐成老,孤生自可怜。
遂为众父父,又贺一年年。
桃板无新语,屠苏妨早眠。
柴门无可掩,来者自萧然。
一览楼头笑拂衣,今朝何意此歔欷。
断无痛饮歌都护,那得重归见令威。
太学废来同舍尽,清江好在故人非。
我来岂是无情者,为哭妻儿无泪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