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禅遇南楚老僧似有道者因赠以诗二首(其一)

梦醒长松下,飘然倚一竿。

佛心原是月,仙骨不知寒。

流水空传钵,闲云暂挂单。

萍踪聚还散,永夕话蒲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南禅寺与诗人相遇的情景,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僧人的超凡脱俗与内心的宁静。首句“梦醒长松下”,仿佛从梦境中醒来,置身于长松之下,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飘然倚一竿”则刻画了老僧的洒脱形象,倚杖而立,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

“佛心原是月,仙骨不知寒”两句,将老僧的心境比作明月般清澈,不为外界所动,又如同仙人般,不惧寒冷,体现了其内心的纯净与超然。接下来,“流水空传钵,闲云暂挂单”描绘了老僧的生活状态,以简朴的行囊和随身的法器(钵)象征其修行的简练与专注,同时“流水”与“闲云”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

“萍踪聚还散,永夕话蒲团”则进一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修行的持久性。萍水相逢的相聚终将离散,但老僧与诗人在夜晚的交谈,则象征着心灵的契合与永恒的对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僧的修行境界与诗人对其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与禅意。

收录诗词(10)

过鸣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禅遇南楚老僧似有道者因赠以诗二首(其二)

梦醒长松下,到来清我心。

春光当面过,鸟语此林深。

遂隔人间世,时听空外音。

羲皇去不远,上下与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管社山雪后

湖上梅花尽放时,湖山万叠玉参差。

紫渊白鹿闲何处,游遍苍崖借我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筑普济堂成述怀七首(其一)

人生依骨肉,胡乃有四穷。

百族自食力,其奈兹疲癃。

俯仰各相失,出入将焉从。

窥户绝爨烟,四壁凄其风。

牛衣纵不暖,犹与妻孥同。

吁嗟兮茕独,偃卧披蒿蓬。

形式: 古风

筑普济堂成述怀七首(其二)

蒿蓬如人长,有子呼阿娘。

飘萧垂两鬓,日暮倚门傍。

儿行自空腹,儿归复空囊。

可怜拾遗穗,母子各哀肠。

孤孀自云苦,况乃无孤孀。

吁嗟兮老孀,行路皆感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