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罢郡饶山兴,村家不惜过。
官情随日薄,诗思入秋多。
野兽眠低草,池禽浴动荷。
眼前馀政在,不似有干戈。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田园生活和心境。"罢郡饶山兴,村家不惜过"表明诗人在自然山水间徜徉,乡民也乐于分享他们的收获,展现了一个和谐共生的村庄景象。"官情随日薄,诗思入秋多"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事渐行渐远的情感,以及随着季节的转换,对诗的思考越发深沉。
"野兽眠低草,池禽浴动荷"这一联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野兽在柔软的草丛中安然入睡,而池中的鸟儿嬉戏于摇曳的荷花间,这些意象都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到自然本真状态的情趣。
"眼前馀政在,不似有干戈"则表明诗人虽然身处政治环境,但眼前的生活似乎并没有战争带来的动荡,"不似有干戈"暗示了一种对和平的向往与珍视。在这里,"干戈"象征着战争与动乱,这里说它不似存在,则是诗人内心对于现实政治环境的一种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一种超然于世俗纷争、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快活田翁辈,常言化育时。
纵饶稽岁月,犹说向孙儿。
茅屋梁和节,茶盘果带枝。
相传终不忘,何必立生祠。
兄弟将知大自强,乱时同葺读书堂。
岩泉遇雨多还闹,溪竹唯风少即凉。
藉草醉吟花片落,傍山闲步药苗香。
团圆便是家肥事,何必盈仓与满箱。
天有惜花意,恐花开染尘。
先教微雪下,始放满城春。
且醉登楼客,重期出郭人。
因酬郢中律,霜鬓数茎新。
痛饮复高歌,愁终不奈何。
家山随日远,身事逐年多。
没雁云横楚,兼蝉柳夹河。
此心闲未得,到处被诗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