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访吉祥璘上人追感苏才翁同赏牡丹

曾乘春饮绕花畦,花底馀香入燕泥。

剪处佳人传烛下,归时明月到云西。

重来草树惊秋色,零落交朋感旧题。

若使他年逢胜赏,一觞知复共谁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曾经在春天里漫步饮酒,绕过花圃,花香残留,飘入燕巢泥土。
在剪烛夜谈时,佳人传递着烛光,归来时,明亮的月光照亮了西方的天空。
再次来访,见到秋色已深,草木凋零,想起旧日的朋友和他们留下的诗题。
如果将来能有美好的赏心乐事,还能与谁一同举杯共享呢?

注释

曾:曾经。
乘:骑马或乘车。
春饮:春天的饮酒活动。
绕:环绕。
花畦:花坛。
馀香:残留的香气。
入:进入。
燕泥:燕子筑巢的泥土。
剪处:剪烛夜谈之处。
佳人:美女。
传烛下:传递烛光。
归时:回来的时候。
明月:明亮的月亮。
云西:西方的天空。
重来:再次回来。
草树:草木。
惊秋色:被秋色所惊。
零落:凋零。
交朋:朋友。
感旧题:感慨旧日的诗题。
他年:将来。
逢:遇到。
胜赏:美好的赏心乐事。
一觞:一杯酒。
携:携带,一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杭州访吉祥璘上人追感苏才翁同赏牡丹》。诗人回忆起往昔春天与友人苏才翁一同游览杭州,绕过花丛,花香残留,连燕子也沾染了香气。他们在明亮的烛光下剪烛夜谈,欣赏盛开的牡丹,那时的明月高悬在西天。再次来访,看到草木已换秋色,不禁感慨旧日友情。诗人设想如果将来还能有如此美景,却不知还有谁能共同举杯畅饮。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旧友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杭州璘上人以花栽数种见寄

名品参差十数窠,商船千里任风波。

土花分破根株小,春色随来意气多。

欲种更看移树法,将开须与傍栏歌。

中年渐不胜杯酌,红翠他时奈尔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经钱塘故宫

废苑芜城裹故宫,行人苑外问秋风。

当时歌舞何年尽,此意古今无处穷。

往事萧条随败叶,客情迢递寄孤鸿。

扁舟欲去更回首,寒树苍苍夕照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雨晴早出

徂秋久不雨,沾濡才此旬。

新阳净万物,太虚无一尘。

老稚出旷野,锄犁及清晨。

爱尔安居乐,力作勿辞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城西金明池小饮二首(其二)

城西禁籞宿烟收,霜薄朝寒上罽裘。

佳树得春生意动,平池受日翠光浮。

十年歌笑惊前世,满眼风花是旧游。

从此曲江芳物好,定知重到更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