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钱塘故宫

废苑芜城裹故宫,行人苑外问秋风。

当时歌舞何年尽,此意古今无处穷。

往事萧条随败叶,客情迢递寄孤鸿。

扁舟欲去更回首,寒树苍苍夕照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荒废的园林围绕着古老的宫殿,行人在园外迎着秋风询问。
那时的繁华歌舞何时才能结束,这种感慨自古至今都无法穷尽。
过去的荣光随着枯败的树叶凋零,游子的心情寄托给孤独的鸿雁。
我乘着小舟想要离去,却又忍不住频频回首,只见夕阳下的寒树映照在东方。

注释

废苑:荒废的园林。
芜城:荒凉的城市。
故宫:古老的宫殿。
行人:过路的人。
秋风:秋季的风。
歌舞:音乐舞蹈。
何年尽:何时停止。
此意:这种情感。
古今:从古至今。
穷:尽头。
往事:过去的经历。
萧条:衰败、凄凉。
败叶:枯黄的落叶。
客情:旅人的感情。
孤鸿:孤独的鸿雁。
扁舟:小船。
欲去:想要离开。
回首:回头。
寒树:寒冷季节的树木。
苍苍:深绿或苍老的样子。
夕照:傍晚的阳光。
东:东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充满历史沧桑感的画面。"废苑芜城裹故宫",诗人以废墟和荒芜的城市为背景,点出昔日皇家宫殿的存在,暗示了王朝的衰落。"行人苑外问秋风",行人于遗迹之外,面对秋风,不禁引发对过往繁华的追忆。

"当时歌舞何年尽",诗人感慨往昔的歌舞升平已成过眼云烟,不知何时消逝。"此意古今无处穷",这种历史的沉思和变迁之情,自古至今都难以穷尽,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感叹。

"往事萧条随败叶",用落叶的凋零象征昔日荣华的消逝,景象凄凉。"客情迢递寄孤鸿",诗人将自己孤寂的情感寄托于远飞的孤鸿,寓言自己漂泊不定的心境。

最后两句"扁舟欲去更回首,寒树苍苍夕照东",诗人乘舟欲行,却又忍不住频频回首,那映照在夕阳下的寒树,更增添了离别的凄凉与不舍。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故宫遗迹为载体,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雨晴早出

徂秋久不雨,沾濡才此旬。

新阳净万物,太虚无一尘。

老稚出旷野,锄犁及清晨。

爱尔安居乐,力作勿辞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城西金明池小饮二首(其二)

城西禁籞宿烟收,霜薄朝寒上罽裘。

佳树得春生意动,平池受日翠光浮。

十年歌笑惊前世,满眼风花是旧游。

从此曲江芳物好,定知重到更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城西射弓挺之以病不至简示新诗有唯应欠我渭城歌之句谨吟一篇以答佳意

雪后西郊物外清,官閒乘兴此閒行。

出门疏树无尘色,入内流渠带野声。

近腊酒醪香更酽,得风弓箭力还生。

知君病起心犹壮,独背船窗唱渭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客有至自京师言诸公春间多会于元伯园池因念昔游辄形篇咏

绿渠春水走潺湲,画阁嵩峦映碧鲜。

酒令已行金盏侧,乐声初急翠裙圆。

清游胜事传京下,多丽新词到海边。

曾是樽前沈醉客,天涯回望重依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