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孤烟一点绿溪湄,渔父幽居即旧基。
饥鹭不惊收钓处,闲麛应乳负暄时。
茅斋对雪开尊好,稚子焚枯饭客迟。
胜事宛然怀抱里,顷来新得谢公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文化传承的深厚情感。首句“孤烟一点绿溪湄”,以孤独的炊烟作为开篇,点明了渔父隐居的幽静之处,并透露了时间流转,旧日基址依存的情景。
接着,“饥鹭不惊收钓处”和“闲麛应乳负暄时”,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和谐与平静。饥饿的大雁在渔人收竿之时无所畏惧,显示出一幅野趣盎然的画面;而闲适的麋鹿在温暖的阳光下悠闲地生活,更添了一份生机勃勃的气息。
“茅斋对雪开尊好”则转向了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写,通过对茅庐中雪花纷飞的描绘,以及对酒的喜爱,表达了诗人独处时的心境和生活态度。紧接着,“稚子焚枯饭客迟”则是对家人日常琐事的关切之情,透露出诗人的家庭情感以及对远方来客的期待。
最后,“胜事宛然怀抱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珍视与怀念;“顷来新得谢公诗”则是诗人在感受到谢公诗作的艺术魅力后,进一步强化了他对文化传承的尊重和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生活细节和个人情感的精巧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满足,以及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怀。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昔闻生涧底,今见起毫端。
众草此时没,何人知岁寒。
岂能裨栋宇,且欲出门阑。
只在丹青笔,凌云也不难。
薄质惭加首,愁阴幸庇身。
卷舒无定日,行止必依人。
已沐脂膏惠,宁辞雨露频。
虽同客衣色,不染洛阳尘。
秋馆烟雨合,重城钟漏深。
佳期阻清夜,孤兴发离心。
烛影出绡幕,虫声连素琴。
此时蓬阁友,应念昔同衾。
西日横山含碧空,东方吐月满禅宫。
朝瞻双顶青冥上,夜宿诸天色界中。
石潭倒献莲花水,塔院空闻松柏风。
万里故人能尚尔,知君视听我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