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日横山含碧空,东方吐月满禅宫。
朝瞻双顶青冥上,夜宿诸天色界中。
石潭倒献莲花水,塔院空闻松柏风。
万里故人能尚尔,知君视听我心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禅院景象。开篇“西日横山含碧空,东方吐月满禅宫”两句,以壮丽的画面展现了自然与人造建筑的和谐共存,日光与夜色交替,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图景。
接着,“朝瞻双顶青冥上,夜宿诸天色界中”两句,则从时间的维度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一日生活。诗人白天仰望连绵不绝的山峰,夜晚则沉浸于星辰缀织的天际之中,这些描述丰富了空间感,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融入。
“石潭倒献莲花水,塔院空闻松柏风”两句,通过对听觉和视觉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禅意。莲花水象征着清净无染,而松柏风则是山中独有的自然之声,这些元素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最后,“万里故人能尚尔,知君视听我心同”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与情感上的共鸣。诗人跨越空间的距离,通过心灵的交流,与他人实现了一种精神上的契合。
整首诗以其鲜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体验,以及对生命、友谊和禅悟的独到领会。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睿想入希夷,真游到具茨。
玉銮登嶂远,云辂出花迟。
泉壑凝神处,阳和布泽时。
六龙多顺动,四海正雍熙。
野寺千家外,闲行晚暂过。
炎氛临水尽,夕照傍林多。
境对知心妄,人安觉政和。
绳床摇麈尾,佳趣满沧波。
日落问津处,云霞残碧空。
牧牛避田烧,退鹢随潮风。
回首故乡远,临流此路穷。
翩翩青冥去,羡彼高飞鸿。
自哂鄙夫多野性,贫居数亩半临湍。
溪云杂雨来茅屋,山雀将雏到药栏。
仙箓满床闲不厌,阴符在箧老羞看。
更怜童子宜春服,花里寻师指杏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