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别曲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春天的长江水碧绿得仿佛能染物,
出水的莲叶犹如一枚枚大铜钱。

注释

长江:指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
春水:春天的江水。
绿堪染:绿得可以用来染色。
莲叶:莲花的叶子。
出水:从水中升起。
大如钱:像铜钱一样大。
江头:江边。
橘树:橘子树。
君自种:你亲自种植的。
那不:怎么会不。
长系:长久地系着。
木兰船:木兰舟,古代女子所乘的船,这里也可泛指船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春色图画。"长江春水绿堪染",开篇即以宏阔之笔勾勒出长江在春天的壮丽景象,水面被新发的绿意覆盖,堪指的是水边或岸上的植物,这里用来描绘江水与岸边的自然融合。"莲叶出水大如钱"则是对荷花初放时的情形进行细腻描写,莲叶如同古代的铜钱一般大小,从水中探出,既表现了春日植物的生机,也寓意着丰饶与美好。

接下来的两句"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写照。诗人在江边栽种橘树,既是一种生活的享受,也寄寓着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而那句"那不长系木兰船"中的"那"字,或可理解为诗人指向自己栽种的橘树,不必再去依附于他物(如木兰花所饰之船),暗示了一种自给自足、独立自主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自然流畅,意境淡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个人自由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春堤曲

野塘鵁鶄飞树头,绿蒲紫菱盖碧流。

狂客谁家爱云水,日日独来城下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洛阳行

洛阳宫阙当中州,城上峨峨十二楼。

翠华西去几时返,枭巢乳鸟藏蛰燕。

御门空锁五十年,税彼农夫修玉殿。

六街朝暮鼓鼕鼕,禁兵持戟守空宫。

百官月月拜章表,驿使相续长安道。

上阳宫树黄复绿,野豺入苑食麋鹿。

陌上老翁双泪垂,共说武皇巡幸时。

形式: 古风

相和歌辞.白头吟

请君膝上琴,弹我白头吟。

忆昔君前娇笑语,两情宛转如萦素。

宫中为我起高楼,更开华池种芳树。

春天百草秋始衰,弃我不待白头时。

罗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

扬州青铜作明镜,暗中持照不见影。

人心回互自无穷,眼前好恶那能定。

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生月长满。

形式: 乐府曲辞

相和歌辞.采莲曲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荡漾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谁家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