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赵熙所作的悼亡诗系列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亡者的深深哀思和难以割舍的情感。"老泪书难断"描绘了作者年迈时泪水如泉水般涌出,写信都无法完全寄托哀痛之情。"全家夜举哀"则展现了全家人为逝者守夜,共同悲泣的场景。
"一棺三日隔,同穴百年来"表达了对亡者与自己生死相隔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相伴于黄泉的期待。"病势心犹悸"暗示了作者因丧亲之痛而身心俱疲,连疾病都仿佛加重了。"禅关路早开"可能暗指作者试图通过禅宗的慰藉来面对悲痛,但内心的痛苦并未因此消减。
最后两句"虚为皋复礼,无梦寄瑶台"表达了作者对亡者的思念无法在梦境中相见的遗憾,"皋复礼"可能是对亡者生前礼仪的追忆,"瑶台"则象征着仙境或亡者的归处,表达了作者对亡者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哀思。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情感深沉、哀婉动人的悼亡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