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彭渊才谒陶渊明祠读崔鉴碑

武王既伐纣,乃不立微子。

虽有去恶仁,终失存商义。

夷齐不肯臣,甘作首阳死。

下视莽操辈,欺孤夺幼稚。

汗面亦戴天,特猴而冠耳。

桓公弄兵权,刘裕窃神器。

先生于此时,抽身良有以。

袖手归去来,诗眼饱山翠。

追还圣之清,太虚绝尘滓。

长恨千载心,断弦掩流水。

崔子果何人,赏音乃知此。

与君读此碑,相见一笑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展现了对道德、忠诚与智慧的深刻思考。诗人从武王伐纣后对待微子的态度开始,引出对夷齐、莽操、桓公、刘裕等人的评价,强调了坚守原则的重要性。接着,诗人提到管宁和华歆的故事,以此类比,表达了对选择和时机的重视。最后,诗人引用崔鉴的碑文,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并期待能与知音相遇的喜悦。

整首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通过对比和隐喻,探讨了人性、道德与选择的主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同景庄游浯溪读中兴碑

上皇御天功最盛,生民温饱卧安枕。

醉凭艳姬一笑适,薄夫议之无乃甚。

长安遮天胡骑尘,潼关战血深没人。

哥舒臣贼不足惜,要脔国忠如脍鳞。

苍黄去国食不暇,马嵬赐死谢天下。

反身罪己成汤心,奈何犹有讥之者。

取非其子又遽匆,灵武君臣无怍容。

何须呜咽让衮服,自控归鞍八尺龙。

谁磨石壁湘江上,揩拭云烟溅惊浪。

龙蛇飞动忠义词,颜元色庄俨相向。

与君来游秋满眼,閒行古寺西风晚。

道人兴废了不知,但见游人来读碑。

形式: 古风

陈氏贯时轩

春风著万物,粉饰相明鲜。

雪霜摧压之,不情如世权。

问谁不可犯,揖此苍玉椽。

斫头未易屈,抢地犹傲然。

相逢凋零中,秀色披晴烟。

陈侯我辈人,逸气倾群贤。

开轩冷相向,酬酢忘岁年。

我来作风听,夜雨杂山泉。

携被愿假宿,与子对床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洞山祖超然生辰

希郎真吾道门友,初见忘年今耐久。

天机深稳道骨清,诗句谁令愕人口。

可怜佳处未全知,但见兹篇气浑厚。

我生痴鲁人所弃,洞视胸中了无有。

但忻所至有青山,依倚丛林遮百丑。

君才一筹胜却我,胡为包腰反随后。

人生嗜好调自殊,海上旧闻人逐臭。

江南长忆好云泉,今日云泉长入手。

万顷苍然几桉间,作诗举以为君寿。

理毫聊为试冰华,小字明窗看挥肘。

形式: 古风

怀慧廓然

萧萧暑雨过,空山成夜晴。

月出东南峰,娟娟风露清。

飞萤自开合,寒蝉亦悲鸣。

兴来忽独往,听此落涧声。

永怀西湖上,绝景玉壶明。

松际翛然姿,振策自经行。

即欲呼就语,忽隔千里程。

何时径寻子,夜航过临平。

呼猿何足道,摩云亦虚名。

未若择法眼,能识廓然兄。

应知像教末,大法欲攲倾。

谈笑复一出,要使万世惊。

灯火作朝夕,已有相似情。

愿随人天会,仰看辩纵横。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