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景庄游浯溪读中兴碑

上皇御天功最盛,生民温饱卧安枕。

醉凭艳姬一笑适,薄夫议之无乃甚。

长安遮天胡骑尘,潼关战血深没人。

哥舒臣贼不足惜,要脔国忠如脍鳞。

苍黄去国食不暇,马嵬赐死谢天下。

反身罪己成汤心,奈何犹有讥之者。

取非其子又遽匆,灵武君臣无怍容。

何须呜咽让衮服,自控归鞍八尺龙。

谁磨石壁湘江上,揩拭云烟溅惊浪。

龙蛇飞动忠义词,颜元色庄俨相向。

与君来游秋满眼,閒行古寺西风晚。

道人兴废了不知,但见游人来读碑。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同景庄游浯溪读中兴碑》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首句“上皇御天功最盛”,开篇即赞美了帝王的丰功伟绩,奠定了一种崇敬的基调。接着“生民温饱卧安枕”一句,强调了帝王治下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体现了盛世景象。

“醉凭艳姬一笑适,薄夫议之无乃甚”两句,以帝王的享乐与民间的议论形成对比,暗示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矛盾,以及民众对于统治者的批评态度。

“长安遮天胡骑尘,潼关战血深没人”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展示了国家动荡不安的背景。“哥舒臣贼不足惜,要脔国忠如脍鳞”则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的思考,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牺牲与代价。

“苍黄去国食不暇,马嵬赐死谢天下”描述了帝王在危难之际的无奈与决绝,以及最终的悲剧结局。“反身罪己成汤心,奈何犹有讥之者”表达了对帝王自我反省与责任担当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对后世批评的无奈与困惑。

“取非其子又遽匆,灵武君臣无怍容”反映了对继承权问题的关注,以及君臣面对变故时的态度。“何须呜咽让衮服,自控归鞍八尺龙”则是对帝王退位或自我放逐的感慨,表达了对个人尊严与自由的向往。

“谁磨石壁湘江上,揩拭云烟溅惊浪”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寓意着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龙蛇飞动忠义词,颜元色庄俨相向”赞扬了历史人物的忠诚与正义,展现了高尚人格的魅力。

最后,“与君来游秋满眼,閒行古寺西风晚。道人兴废了不知,但见游人来读碑”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古寺中漫步,共同缅怀历史,感受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人性、权力、道德等主题的探讨。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陈氏贯时轩

春风著万物,粉饰相明鲜。

雪霜摧压之,不情如世权。

问谁不可犯,揖此苍玉椽。

斫头未易屈,抢地犹傲然。

相逢凋零中,秀色披晴烟。

陈侯我辈人,逸气倾群贤。

开轩冷相向,酬酢忘岁年。

我来作风听,夜雨杂山泉。

携被愿假宿,与子对床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洞山祖超然生辰

希郎真吾道门友,初见忘年今耐久。

天机深稳道骨清,诗句谁令愕人口。

可怜佳处未全知,但见兹篇气浑厚。

我生痴鲁人所弃,洞视胸中了无有。

但忻所至有青山,依倚丛林遮百丑。

君才一筹胜却我,胡为包腰反随后。

人生嗜好调自殊,海上旧闻人逐臭。

江南长忆好云泉,今日云泉长入手。

万顷苍然几桉间,作诗举以为君寿。

理毫聊为试冰华,小字明窗看挥肘。

形式: 古风

怀慧廓然

萧萧暑雨过,空山成夜晴。

月出东南峰,娟娟风露清。

飞萤自开合,寒蝉亦悲鸣。

兴来忽独往,听此落涧声。

永怀西湖上,绝景玉壶明。

松际翛然姿,振策自经行。

即欲呼就语,忽隔千里程。

何时径寻子,夜航过临平。

呼猿何足道,摩云亦虚名。

未若择法眼,能识廓然兄。

应知像教末,大法欲攲倾。

谈笑复一出,要使万世惊。

灯火作朝夕,已有相似情。

愿随人天会,仰看辩纵横。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柏字

沙村宿雨馀,炊烟淡寒色。

山墟蚕市休,野饭渔舟隔。

忽逢柳际门,知有道人宅。

扣扉山答响,童子出迎客。

空庭竟何有,冻死千岁柏。

钟鸣食时至,老僧揖就席。

香粳定宿舂,露葵应晓摘。

羌饥一饭美,何啻万钱直。

风轩纳山翠,引手扪石壁。

爱此玉崔嵬,岁久自崩拆。

下有洄涡泉,甘凉冰齿颊。

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

吾行无疾徐,住佳去亦得。

欲收有声画,绝景为摹刻。

兴来勿复缓,转顾成陈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