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同寅余公丧子

昔有东门吴,子死无忧情。

又有卜子夏,哭子乃丧明。

古人失子同切已,哭与无忧不相比。

千载斯文较是非,东门知命卜昧理。

君家翩翩好凤毛,一朝径赴琼楼招。

双亲哭子兄哭弟,满堂泪雨长悲号。

人生百年如梦觉,此身朝夕亦难料。

三槐五桂终尘灰,子女存亡何足道。

君方与国为栋梁,莫因无益空毁伤。

且与故人同一醉,明遣玄夫问苍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雍对友人余公丧子之事的安慰之作。诗中以东门吴和卜子夏的典故开篇,暗示古人失去孩子的悲痛之情,以此来表达对余公丧子之痛的理解。接着,诗人称赞余公家族人才出众,如同凤凰之羽,暗示其后代必有出息。然而,他提醒余公应看淡生死,因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即使是显赫之家,子孙也难免有存亡之别。

诗人鼓励余公要以国家为重,勿因个人悲痛而自我贬损,应当与朋友共饮,借酒浇愁,同时寄望于未来的未知,让命运的安排去揭示答案。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丧子之痛的同情,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出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劝慰之道。

收录诗词(701)

韩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鹚图为孟仪宾题

有鸟有鸟名舂锄,霜衣雪发形清癯。

閒心只与鸥鸟伴,野趣不受樊笼拘。

恍如少府池边立,又似吴王鼓中出。

群聚应怜芳草青,孤飞点破空山碧。

国宾儒雅能得师,平生方寸无邪思。

宣尼大训寓此图,携来索我题新诗。

李杜雍陶音已绝,我欲题诗愧才劣。

但愿取彼霜衣制羽扇,一挥扫除四海苍生热。

形式: 古风

访少卿李公因送予至小箬邮亭赋此赠别

平生懒与俗士交,下视权贵如秋毫。

羡君文章冠天下,急流勇退人尤高。

联芳况有难兄在,隐德香名重当代。

林下优游日唱酬,新诗还驾苏黄派。

惭予浅薄无治功,质疑问道期相从。

却怜聚散若风絮,三载始得重相逢。

邮亭别君一杯酒,企仰高风重回首。

后夜风清月白时,君卧空山我奔走。

形式: 古风

送兰庵先生至常山临别情不能禁歌以泄之

常山山头秋月明,常山渡头秋水深。

行人欲别不忍别,两意各忍无限情。

忆在滦河折杨柳,三载相思百年久。

客中欢会能几时,何事匆匆又分手。

平生最感恩义深,年来赤胆怀君亲。

攀留无计随不去,惟有水月如吾心。

吾心如水日东注,远送行舟浙西去。

又如夜月光随人,常照行人独眠处。

行过吴门上金銮,烦报平安对素餐。

此心未遂忠孝愿,因别双泪何能乾。

明朝两棹分江浙,愁向水边看孤月。

相亲未拟情不禁,且须痛饮醉时别。

形式: 古风

胡文选葡萄为戴主事宝题

贰师将军破西域,佳种传来满中国。

上林苑里栽更多,铨曹遗老曾亲食。

爱兹品味珍且长,朝回墨洒云烟香。

盘柯蔓衍交密叶,结实磊落垂浓光。

恍如青油帐幕攒翠羽,又如黑水晶珠贯金缕。

清宵凝露坠龙须,白昼腾霜笼马乳。

戴君得之拱璧同,求题愧我非诗翁。

解酲不羡魏文帝,奉母空怀陈侍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