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少卿李公因送予至小箬邮亭赋此赠别

平生懒与俗士交,下视权贵如秋毫。

羡君文章冠天下,急流勇退人尤高。

联芳况有难兄在,隐德香名重当代。

林下优游日唱酬,新诗还驾苏黄派。

惭予浅薄无治功,质疑问道期相从。

却怜聚散若风絮,三载始得重相逢。

邮亭别君一杯酒,企仰高风重回首。

后夜风清月白时,君卧空山我奔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访少卿李公因送予至小箬邮亭赋此赠别》表达了诗人对李公的敬仰和对他们之间深厚友情的珍视。首句“平生懒与俗士交”展现了诗人不随流俗的个性,接着“下视权贵如秋毫”进一步突显其超脱世俗的态度。对李公的赞美集中在“文章冠天下”和“急流勇退人尤高”,赞扬他的才华和淡泊名利的品格。

“联芳况有难兄在,隐德香名重当代”表达了对李公与自己友谊的深厚,以及对他美德的推崇。他们如同并蒂莲花,且李公的隐逸之德在当时备受赞誉。“林下优游日唱酬,新诗还驾苏黄派”描绘了他们二人在林下吟诗唱和的文人雅趣,李公的诗歌风格甚至可与苏轼、黄庭坚比肩。

诗人自谦“惭予浅薄无治功”,表示自己才疏学浅,但仍有向李公学习之意,“质疑问道期相从”表达了期待能继续交流切磋的愿望。然而,人生聚散无常,“聚散若风絮”,他们三年后才得以重逢,诗人感慨万分。

最后,诗人以“邮亭别君一杯酒”表达临别之际的不舍,望着李公离去的身影,心中充满敬仰,“企仰高风重回首”。结尾“后夜风清月白时,君卧空山我奔走”则预示着他们在不同境遇中,仍会怀念对方,各奔东西,情感深沉而真挚。

收录诗词(701)

韩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兰庵先生至常山临别情不能禁歌以泄之

常山山头秋月明,常山渡头秋水深。

行人欲别不忍别,两意各忍无限情。

忆在滦河折杨柳,三载相思百年久。

客中欢会能几时,何事匆匆又分手。

平生最感恩义深,年来赤胆怀君亲。

攀留无计随不去,惟有水月如吾心。

吾心如水日东注,远送行舟浙西去。

又如夜月光随人,常照行人独眠处。

行过吴门上金銮,烦报平安对素餐。

此心未遂忠孝愿,因别双泪何能乾。

明朝两棹分江浙,愁向水边看孤月。

相亲未拟情不禁,且须痛饮醉时别。

形式: 古风

胡文选葡萄为戴主事宝题

贰师将军破西域,佳种传来满中国。

上林苑里栽更多,铨曹遗老曾亲食。

爱兹品味珍且长,朝回墨洒云烟香。

盘柯蔓衍交密叶,结实磊落垂浓光。

恍如青油帐幕攒翠羽,又如黑水晶珠贯金缕。

清宵凝露坠龙须,白昼腾霜笼马乳。

戴君得之拱璧同,求题愧我非诗翁。

解酲不羡魏文帝,奉母空怀陈侍中。

形式: 古风

六月十三日德兴道中苦热小憩林下偶成

高堂广厦六月寒,我虽逸居忧素餐。

炎风烈日道路难,我虽驱驰心始安。

却怜仆夫力已殚,流浆满背何曾乾。

马头红尘滚雕鞍,四蹄汗血尤汎澜。

使我目睹心悲酸,停车解辔聊盘桓。

九州无人服冰丸,苍生多少颜无欢。

我欲大布云阴宽,吁嗟不能生羽翰。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庆备倭翁都督

伟哉将军翁继武,智勇元非众人伍。

指麾阵势风云生,笑谈兵法虹霓吐。

宝刀曾斩滇池蛟,雕弓惯射阴山虎。

出镇声华已绝伦,閒居礼度尤追古。

轻裘缓带羊都督,雅歌投壶祭征虏。

帐前列校总归心,海外诸夷谁敢侮。

斥堠久断狼烟飞,望洋不见鲸波舞。

畏威奸宄尽敛迹,向化黎元皆按堵。

圣主封功下丹诏,将军进爵垂朱组。

方今万国固悉臣,犹有四夷须镇抚。

还期明堂领节钺,坐向边陲立旗鼓。

誓使天骄不敢窥,报功定见分茅土。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