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丹槛初结构,孤高冠清川。
庭临谷中树,檐落山上泉。
晓色挂残月,夜声杂繁弦。
青春去如水,康乐归何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谷居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和。
"丹槛初结构,孤高冠清川。" 这两句设定了全诗的意境,"丹槛"指的是红色的栅栏或围墙,常用来形容庭院的美丽和整洁。"孤高"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而"冠清川"则是说居所位于一片清澈的河流之上,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庭临谷中树,檐落山上泉。"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居所的位置和环境。"庭临谷中树"表明居所紧邻着山谷中的树木,而"檐落山上泉"则形容屋檐下方流淌的山泉,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致感受。
"晓色挂残月,夜声杂繁弦。" 这两句转而描写了时间和声音。"晓色挂残月"是说清晨的光线映照在剩余的月亮上,而"夜声杂繁弦"则形容夜晚时分,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琴弦上的旋律一般。
"青春去如水,康乐归何年。"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平静生活的向往。"青春去如水"是说青春像水一样流逝不返,而"康乐归何年"则是在问什么时候能够找到那种安康而快乐的归宿。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居所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状态的追求。
不详
塞鸿先秋去,边草入夏生。
昔人惆怅处,系马又登临。
旧地烟霞在,多时草木深。
水将空合色,云与我无心。
想见龙山会,良辰亦似今。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
全似玉尘消更积,半成冰片结还流。
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
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几回江上泣途穷,每遇良辰叹转蓬。
火燧知从新节变,灰心还与故人同。
莫听黄鸟愁啼处,自有花开久客中。
贫病固应无挠事,但将怀抱醉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