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山长潘同舍南归袖诗为惠奉和一首》。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南郡谈经归来后的感慨与期待,以及对友人品格与才学的高度赞赏。
首联“南郡谈经得誉还,久知言行有防坛”点明了友人南郡归来,以其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行获得了赞誉。这里的“防坛”可能指的是某种学术或道德的规范,强调了友人在学术与行为上的严谨与自律。
颔联“合从金帖毡书后,便入宫花院柳间”描述了友人归来后的场景,通过“金帖”、“毡书”、“宫花”、“院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文雅而宁静的氛围,暗示友人不仅在学术上有建树,其生活也充满了诗意与高雅。
颈联“雅抱清如漉明月,俗情险甚渡扬澜”进一步赞美了友人的品格与才学。将友人的心境比作清澈如明月,表达了对其高洁品质的赞赏;同时,以“俗情险甚渡扬澜”比喻世俗的复杂与险恶,反衬出友人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尾联“慇勤话旧溪干去,好友相期向道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喜悦与期待,希望与友人再次相聚,共同探讨学问与人生之道,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归来情景的描绘和对其品格、才学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相互欣赏、共同追求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