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钱穆父送别并求顿递酒

联镳接武两长身,鹓鹭行中笑语亲。

九子羡君门户壮,八州怜我往来频。

伫闻东府开宾阁,便乞西湖洗塞尘。

更向青齐觅消息,要知从事是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两匹骏马并肩而行,如同鹓鹭群中的亲密交谈。
众多子侄羡慕你的家族显赫,各地人士都因你的频繁往来而尊敬。
期待着能听到你东府开设宾宴的消息,希望能借此机会洗净旅途风尘。
我还要去青齐打听消息,想知道你这次担任的是什么职务。

注释

联镳:并驾的马。
接武:步调一致。
鹓鹭:古代鸟名,比喻官员行列。
笑语亲:亲切交谈。
九子:众多子侄。
门户壮:家族势力强大。
八州:泛指广大地区。
往来频:经常来往。
东府:古代官署,这里可能指朝廷或重要机构。
宾阁:接待宾客的场所。
洗塞尘:洗净旅途的劳顿和尘埃。
青齐:古地名,今山东一带。
消息:信息或动态。
从事:任职或参与的工作。
何人:指代对方。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苏东坡)所作,名为《和钱穆父送别并求顿递酒》。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依依惜别之情。

"联镳接武两长身,鹓鹭行中笑语亲。"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和谐温馨的画面,"联镳接武"指的是诗人与朋友关系紧密,如同手臂相连;"鹓鹭行中"则形象地比喻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如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一样自然而亲切。

"九子羡君门户壮,八州怜我往来频。"

这里诗人表达了朋友间互相欣赏和关心。"九子"与"八州"都是形容词,用以夸张地强调朋友们对彼此的赞美和频繁往来的情谊。

"伫闻东府开宾阁,便乞西湖洗塞尘。"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听到朋友将要举行宴会时的心情。"伫闻东府开宾阁"是说听到了东边府邸即将举办的盛大宴席;而"便乞西湖洗塞尘"则是诗人希望在西湖畔洗净心灵上的尘埃,表达了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向往。

"更向青齐觅消息,要知从事是何人。"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未来活动的关切与好奇。"更向青齐觅消息"指的是继续询问消息,想要了解朋友在青齐(地名)的情况;而"要知从事是何人"则是强调诗人对朋友的支持和关心,无论其所做之事,都希望能够知道。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于友情和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天人几何同一沤,谪仙非谪乃其游,麾斥八极隘九州。

化为两鸟鸣相酬,一鸣一止三千秋。

开元有道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

西望太白横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

大儿汾阳中令君,小儿天台坐忘真。

平生不识高将军,手污吾足乃敢瞋!

作诗一笑君应闻。

形式: 古风

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渍生荔支

代北寒齑捣韭萍,奇苞零落似晨星。

逢盐久已成枯腊,得蜜犹疑是薄刑。

欲就左慈求拄杖,便随李白跨沧溟。

攀条与立新名字,儿女称呼恐不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再次韵曾仲锡荔支

柳花著水万浮萍,荔实周天两岁星。

本自玉肌非鹄浴,至今丹壳似猩刑。

侍郎赋咏穷三峡,妃子烟尘动四溟。

莫遣诗人说功过,且随香草附《骚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韵滕大夫三首.雪浪石二首(其一)

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

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

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

千峰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

朅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

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

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

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

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

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国山水聊心存。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