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伯镇客居伤春佳句辄赋元韵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首联“纷纷到底不如休,空把闲心见便留。”以“纷纷”形容春花的繁盛,但最终归于凋零,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接着“空把闲心见便留”则透露出诗人试图留住这份美好,却徒劳无功的心情。
颔联“昨日白消行处去,今朝绿遍定谁揉。”通过“白消”与“绿遍”的对比,描绘了春色由盛转衰的过程,暗示时间的无情。这里“揉”字形象地表现了春草生长的动态,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
颈联“且从寂灭翻千偈,安用深湛咏四愁。”诗人选择从寂灭中寻找解脱,用吟唱来排遣内心的愁绪,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同时,“千偈”与“四愁”形成对比,前者代表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后者则是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思。
尾联“我坐言多欲无语,每惭佳思枉诗流。”诗人自省,即使有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既是对自身才情的谦逊,也是对诗歌创作难度的感慨。最后“佳思枉诗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将心中美好情感完全传达给读者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