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咸阳北原

秦山曾共转,秦云自舒卷。

古来争雄图,到此多不返。

野狖穴孤坟,农人耕废苑。

川长波又逝,日与岁俱晚。

夜入咸阳中,悲吞不能饭。

形式: 古风

翻译

曾在秦山间共同转战,秦地的云朵自来自去舒卷自如。
自古以来群雄争霸的图景,到了这里多数无法逆转。
荒野中的猿猴在孤坟上做窝,农夫在废弃的园林里耕作。
河水悠长波浪不断流逝,日子与年岁一同走向暮晚。
夜晚进入咸阳城中,心中悲痛难忍,难以进食。

注释

秦山:指代秦国境内的山脉,象征征战的背景。
共转:共同经历过战争的辗转。
秦云:秦地的云彩,暗喻历史的变迁。
舒卷:云彩自由卷舒,比喻时局变化无常。
古来:自古以来。
争雄图:争夺霸权的野心和图谋。
到此:到了这种地步或这种情况。
多不返:大多无法改变或回归原状。
野狖:野猿,此处指荒野中的猿猴。
穴孤坟:在孤零零的坟墓上挖洞居住,形容荒凉。
农人:农民。
耕废苑:在废弃的皇家园林中耕田,显示昔日繁华不再。
川长:河流漫长。
波又逝:波浪不断流逝,比喻时间的消逝。
日与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俱晚:都走向结束或晚年。
夜入:夜晚进入。
咸阳:古都名,这里泛指都城,代表国家权力中心。
悲吞:因悲伤而难以咽下食物。
不能饭:吃不下饭,形容极度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英雄辈出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秦岭山川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去争斗不休、英雄早逝的哀叹,以及对当前荒凉景象的深沉感触。

“秦山曾共转,秦云自舒卷”两句,开篇便以壮丽的秦岭山脉和自由翱翔的云朵作为背景,设定了一个宏大的历史舞台。这里的“转”字含有历代帝王或英雄豪杰在此驰骋、争斗之意,而“舒卷”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接下来的“古来争雄图,到此多不返”两句,更是直指那些为了权力和地位而相互争斗的人物,最终却难逃命运的轮回,不复再回。这里的“争雄图”不仅仅是对过去英雄事迹的赞颂,更是一种无奈与哀伤的情感流露。

“野狖穴孤坟,农人耕废苑”则描绘了一种荒凉的田园景象,野兽在古墓旁筑巢,而原本繁忙的农地也变得荒废。这两句通过对自然与人类活动的描述,强化了历史的毁灭感和时间的无情。

“川长波又逝,日与岁俱晚”则是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体悟。河流不息,但水波却在不断变化,正如日复一日,年华渐老,这种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与历史沧桑的无尽思索。

最后,“夜入咸阳中,悲吞不能饭”则是诗人的个人情感体验。夜幕降临,诗人行走在曾经辉煌的都城咸阳之中,那种深沉的哀伤和对历史的无尽思念,使得他连最基本的饮食也感到无心。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将自然风光与历史变迁、个人情怀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意识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74)

马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字:虞臣
  •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 生卒年:799—869

相关古诗词

校猎曲

楚子畋郊野,布罟笼天涯。

浮云张作罗,万草结成罝。

意在绝飞鸟,臂弓腰镆铘。

远将射句践,次欲诛夫差。

壮志一朝尽,他□□繁华。

当时能猎贤,保国兼保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离夜二首(其一)

东征辽水迥,北近单于台。

戎衣挂宝剑,玉箸衔金杯。

红烛暗将灭,翠蛾终不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离夜二首(其二)

凝夜照离色,恐闻啼晚鸦。

前年营雁塞,明月戍龙沙。

曾与五陵子,休装孤剑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寄远

坐想亲爱远,行嗟天地阔。

积疹甘毁颜,沈忧更销骨。

迢迢游子心,望望归云没。

乔木非故里,高楼共明月。

夜深秋风多,闻雁来天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