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秦山曾共转,秦云自舒卷。
古来争雄图,到此多不返。
野狖穴孤坟,农人耕废苑。
川长波又逝,日与岁俱晚。
夜入咸阳中,悲吞不能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英雄辈出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秦岭山川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去争斗不休、英雄早逝的哀叹,以及对当前荒凉景象的深沉感触。
“秦山曾共转,秦云自舒卷”两句,开篇便以壮丽的秦岭山脉和自由翱翔的云朵作为背景,设定了一个宏大的历史舞台。这里的“转”字含有历代帝王或英雄豪杰在此驰骋、争斗之意,而“舒卷”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接下来的“古来争雄图,到此多不返”两句,更是直指那些为了权力和地位而相互争斗的人物,最终却难逃命运的轮回,不复再回。这里的“争雄图”不仅仅是对过去英雄事迹的赞颂,更是一种无奈与哀伤的情感流露。
“野狖穴孤坟,农人耕废苑”则描绘了一种荒凉的田园景象,野兽在古墓旁筑巢,而原本繁忙的农地也变得荒废。这两句通过对自然与人类活动的描述,强化了历史的毁灭感和时间的无情。
“川长波又逝,日与岁俱晚”则是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体悟。河流不息,但水波却在不断变化,正如日复一日,年华渐老,这种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与历史沧桑的无尽思索。
最后,“夜入咸阳中,悲吞不能饭”则是诗人的个人情感体验。夜幕降临,诗人行走在曾经辉煌的都城咸阳之中,那种深沉的哀伤和对历史的无尽思念,使得他连最基本的饮食也感到无心。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将自然风光与历史变迁、个人情怀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意识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不详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楚子畋郊野,布罟笼天涯。
浮云张作罗,万草结成罝。
意在绝飞鸟,臂弓腰镆铘。
远将射句践,次欲诛夫差。
壮志一朝尽,他□□繁华。
当时能猎贤,保国兼保家。
东征辽水迥,北近单于台。
戎衣挂宝剑,玉箸衔金杯。
红烛暗将灭,翠蛾终不开。
凝夜照离色,恐闻啼晚鸦。
前年营雁塞,明月戍龙沙。
曾与五陵子,休装孤剑花。
坐想亲爱远,行嗟天地阔。
积疹甘毁颜,沈忧更销骨。
迢迢游子心,望望归云没。
乔木非故里,高楼共明月。
夜深秋风多,闻雁来天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