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百八般佛事,二十四考中书。山林朝市等区区。
著甚来由自苦。过寺谈些般若,逢花倒个葫芦。
少时伶俐老来愚。万事安于所遇。
这首《西江月》是金代词人密璹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哲理。词中通过描绘主人公经历的一百八般佛事和二十四次中书考试,展现了人生的起伏与变迁。他看淡了山林与朝市的分别,认为两者并无高下之分,都在自己的体验之内。
"著甚来由自苦"一句,揭示了主人公对人生苦难的理解,他认为没有必要为这些经历而自我困扰。接下来,他在寺庙中探讨佛法,遇到美景则以豁达的态度欣赏,倒置葫芦,寓意放下执着。词人以"少时伶俐老来愚"表达人生的无常,年轻时聪明伶俐,年老时或许会显得愚钝,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生活的接纳和随遇而安。
"万事安于所遇"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传达出一种顺应自然、随缘而安的人生态度,不强求,不执着,只愿平静地接受生活中的起起落落。整首词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金代文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不详
壮岁耽书,黄卷青灯,留连寸阴。
到中年赢得,清贫更甚,苍颜明镜,白发轻簪。
衲被蒙头,草鞋著脚,风雨萧萧秋意深。
凄凉否,瓶中匮粟,指下忘琴。一篇梁父高吟。
看谷变、陵迁古又今。
便离骚经了,灵光赋就,行歌白雪,愈少知音。
试问先生,如何即是,布袖长垂不上襟。
掀髯笑,一杯有味,万事无心。
冻云封却驼冈路。有谁访、溪梅去。
梦里疏香风暗度。
觉来谁见,一窗凉月,瘦影无寻处。
明朝画笔江天莫。定向渔蓑得奇句。
试问帘前深几许。
儿童笑道,黄昏时候,犹是廉纤雨。
倦客更遭尘事冗,故寻閒地婆娑。
一尊芳酒一声歌。卢郎心未老,潘令鬓先皤。
醉向繁台台上问,满川细柳新荷。
薰风楼阁夕阳多。倚阑凝思久,渔笛起烟波。
几番风雨西城陌。不见海棠红、梨花白。
底事胜赏匆匆,政自天付酒肠窄。
更笑老东君、人间客。赖有玉管新翻,罗襟醉墨。
望中倚阑人、如曾识。
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
落尽后庭花、春草碧。